【网络媒体走转改】农林带头人李保国:与果相伴,枕山而眠

03.05.2016  11:43

  

  80年代的邢台市西部山区,由于土层薄,水旱灾害频繁,年年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当地老百姓穷困不堪。1981年,大学毕业后的李保国作为首批课题攻关组成员走进了太行山,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他的“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理论终于唤醒了这座沉睡千年的荒山。现如今,一万八千亩的核桃林,漫山遍野,老百姓笑了,可他却永远地走了……(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李保国作为河北农业大学的二级教授,30多年来一直从事经济林栽培的教学工作,大山便是他的实验基地,他的教室。除了培育学生,他还会指导农民。他用科技之手,点亮了太行山上一连串闪光的名字:富岗苹果、绿岭核桃、南合红树莓……(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2002年河北农大校庆时,富岗山庄撰写碑文,称赞李保国等科研人员的太行精神。现如今,这座碑仍矗立在河北农大的中心花园中。(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1998年,李保国被查出糖尿病,2007年他又不幸患冠心病,中间闹过两次心梗。家里的书柜中除了书就是药。很多人都劝他多歇歇,他却说:“人活着就得有事干,没事干,不就精神空虚了吗?”(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采访中,李保国教授的爱人郭素萍拿出一个用压膜封存的叶子标本,“搬过好几次家,宁愿东西丢了,这个他(李保国)始终不会丢,一直摆在他的书柜里。”记者清晰地看到标本旁边写着两行字——拼将一死酬知己,裁红剪绿任由之。(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今年4月10日,李教授突然病逝。他办公桌旁的一个破旧纸箱里还堆着4月5日填报的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验收材料。(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张雪梅是李保国教授的科研助手。三年硕士、三年博士都是在李保国教授的指导下完成。采访时她抑制不住对老师的思念之情潸然泪下。她说,李老师生前有三个未完成的科研愿望——五年内将河北做成中国最大的红树莓基地;让绿岭、富岗、葫芦峪联合起来作为支撑,打造太行山的航母;让太行山所有村子都富裕起来!(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孙萌是李保国教授带的最后一个博士生。她说,李教授吃穿用不讲究是出了名的,无论是家人、学生、同事还是大山中的乡亲们都知道。可是,他给科研人员配置的办公用品却是很好的。(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无论在学生眼里,还是老百姓眼里,李保国就是农民致富的“引路人”。(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位于邢台市临城县的绿岭集团,是李保国教授培育核桃的实验基地。(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在李保国教授提出的核桃品种繁育、种植、研发、深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下,绿岭发展成为现代化大型企业。(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李保国曾在核桃培育实验室日夜攻坚,不断寻找出路让自己的理论应用到大山深处的核桃林。(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李保国教授念念不忘的除了绿岭的核桃,还有邢台内丘县岗底村的富岗苹果。(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七八十年代,岗底村曾穷困落后。现如今,家家户户整齐干净,人均年收入由三十多块钱,涨到现在的三万多元。而这一切变化,和李保国的付出分不开。(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岗底村果农韩振江说,李保国教授会定期来村里培训,村里百姓都和他学习裁剪、套袋等技术,大家很信服李教授。(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在李保国教授的带动下,岗底村的老百姓都成了懂知识讲技术的新农人,许多农户还获得了果农工职业等级证书。(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果农杨小平说:“岗底村的富岗苹果从栽培到结果一共128道工序,每道工序李教授都亲自把关。李教授研究的小管出流技术,解决了干旱时老百姓灌溉果树的困境,现在不用发愁了。”(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杨小平今年又新栽培了一大批苹果树苗。不久的将来,这片果林就会郁郁葱葱,硕果累累。乡亲们说,当年李保国进山时,一双破球鞋,一件旧汗衫,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如今,李保国的一部分骨灰将埋于巍峨的太行山下,他将与果相伴,枕山而眠。(央视网记者 刘颖 摄)

编辑: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