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省非公有制经济运行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分析新常态下非公有制经济运行特点,对于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常态,从而增强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前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特征
(一)非公有制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增长幅度由高速变为中高速。近年来,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省非公有制经济总量由2011年6303.3亿元增加到2013年7508.6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由50.1%提高到52.2%;非公有制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由60.4%提高到65.0%。2011—2013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速(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分别为16.6%、14.1%、10.4%,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但从走势上看,增速呈现放缓态势,2014年上半年,增速仅为6.7%,首次出现“一位数增长”。
(二)第三产业比重提升,产业结构优化。2013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857.3亿元、3367.6亿元、3283.7亿元,分别比2011年一、二、三产业增加160.9亿元、506.0亿元和538.4亿元。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1:45.4:43.5和2013年为11.4:44.9:43.7,产业结构比呈“二、三、一”格局。2014年上半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308.5亿元、1243.9亿元、1778.0亿元,三产产业结构比为9.2:37.4:53.4。非公有制经济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第三产业占比稳步提升。
(三)投资占比提升,增速放缓。2011—2013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投资比重分别为50.0%、57.7%、62.8%,呈现逐年提升;增速有所趋缓,分别为46.9%、67.5%、29.1%。2014年上半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36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增速进一步减缓。
(四)实行简政放权,注册资本增加。2013年以来,黑龙江省先后进行三轮清理,共计取消下放省级行政审批项目317项,取消下放数量接近总项目的一半。极大增强了广大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今年年初以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降低门槛,简化手续,进一步激发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上半年,全省非公有制企业户数22.2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4%。其中民营企业20.7万户,增长1.3%;个体工商户179.8万户,下降1.4%。私营企业注册资本4909.6亿元,增长22.1%;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624.4亿元,增长13.6%。
二、新常态下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滞后。目前,我省非公有制企业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企业的自主创新主要集中在非核心技术领域,相当一部分企业仅停留在购买、模仿阶段,技术和产品创新的滞后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步伐。2014年6月份,省统计局局调总队在全省开展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活力调查,从1007家调查企业结果上看,一是研发机构设置不足,调查的17家大型企业,4家有研发机构,机构配置率为23.5%;990家中小微型企业,仅100家有研发机构,机构配置率只有10.1%。多数非公有制企业没有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 二是产学研合作项目不多,被调查的1007家企业中,只有17家与大专院校有联合开发项目,仅占1.7%。三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被调查的1007家企业,用于新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只有1.9亿元,占被调查企业销售收入的0.3%。按国际通行标准,研发经费的投入只有占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省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人才层次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007家非公有制企业,截止2013年末,从业人员12.4万人。从学历结构上看:学历偏低。研究生学历占被调查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0.5%,大学本科占7.5%,大学专科占13.8%,中专及以下占78.2%。从企业用工结构上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偏低。经营管理人员占7.5%,专业技术人员占10.5%,高级技工占4.4%,普通技术及工人占77.6%。从人才来源上看:企业引进人才能力偏低,依靠引进人才的企业仅占13.8%,招聘大学毕业生占34.7%,企业员工内部培养的占55.9%。从三次产业上看:第二、三产业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0.3%和11.0%,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分别占20.2%、26.6%。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专业技术人才数量明显偏低,就业人员的学历状况急需改善。
人才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吸引力不强。近年来,我省非公有制经济保持了稳步发展态势,但与发达地区和邻近省(区、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就企业本身而言,首先,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制约了非公有制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其次,非公有制经济的福利待遇相对偏低,致使有技术有技能的人才不愿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二是人才不能充分使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制约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造成了许多人才缺乏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条件,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企业规模小,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截止2013年末,全省非公有制企业达22.2万户,多数为小微型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弱。另外,我省非公有制企业产品同质化问题十分突出。从被调查的1007家非公有制企业的产品(商品)结构上看,有深加工产品的企业仅有182户,占被调查企业的比重为18.1%;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只有74户,仅占7.3%。非公有制企业为了抢占潜在市场,部分商家要么守着老产品,吃老本、走老路,要么跟风思想严重,一哄而上,不惜降低成本,生产技术含量较低,包装水平低、产品价格低的“三低产品”,生产出来的产品品种单一,质量较差,产品同质化和低水平竞争现象严重。
(四)政策落实有待完善。近年来,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从调查中发现,阻碍优惠政策落实仍有两难:一是门槛虽低手续却繁琐,调查结果显示,1007家被调查企业,有64.4%的企业没有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45.6%的企业认为应扩大税收优惠政策受益范围,简化兑现手续。二是信息不对称致知晓率低,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1007家企业中,对政府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了解的仅占22.0%;部分了解的占64.3%;不了解的占13.7%。一方面说明企业对相关政策了解和研究的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获取相关政策的信息渠道狭窄,政策传导不畅。
三、适应新常态,加快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科技创新,提升非公有制企业竞争能力。一是分类指导,驱动创新。对于实力雄厚,创新动力不足的大型非公有制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创新考核,开展技术需求与研发成果对接,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开发、设计、制造水平,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创新制度;对于有创新的动力,但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政府应通过政策扶持、对购买创新技术成果、申请专利及获得专利授权的中小企业,按相关政策给予补贴。二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生产化,增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后劲。三是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创新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完善和定期公布具有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名录,引导企业参加各类专利技术产品展销会,支持和帮助创新型企业提高国内、国际市场扩展开拓能力。
(二)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改革高校培养模式,学校为企业“订单式”培养输送实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紧密对接,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二是建立校企高技能人才交流平台,积极组织高校、企业高技能人才技术交流活动;开发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和技能成果信息库;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积极吸引专业人才,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三是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非公有制企业要转变思维,把引进和使用优秀人才上升到战略高度;建立起公开竞争,择优任用的选人用人机制,逐步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建立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和奖励办法;用优秀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三)积极营造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强重点产业规划提升,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根据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运用相应的扶持优惠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产业集聚区。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引进。一方面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扶持一批发展效益好、品牌形象佳、示范作用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作用;另一方面要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为当地产业结构优化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引导中小企业走产品差异化路线,建立信息平台及时提供多方面、多层次、多变化的市场需求,综合运用政策、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发展,打造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优势。
(四)努力优化政策环境,释放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活力。一是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经济主管部门职能,切实解决职能交叉、责任不明等问题。二是简化手续,增强可操作性,结合非公有制企业运行特点,简化落实优惠政策的具体措施。三是提高优惠政策覆盖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优惠政策向新兴战略性产业、重点支柱行业、高科技企业及高附加值的企业倾斜。四是建立非公有制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的长效机制,积极搭建信息发布平台,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协会在宣传政策、交流信息、反映诉求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