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9.04.2015  17:49

  一、农民工规模

  (一)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比上年增加21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加290万人,增长2.8%。

  表 1 农民工规模

  单位:万人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农民工总量

24223

25278

26261

26894

27395

1.外出农民工

15335

15863

16336

16610

16821

(1)住户中外出农民工

12264

12584

12961

13085

13243

(2)举家外出农民工

3071

3279

3375

3525

3578

2.本地农民工

8888

9415

9925

10284

10574

  

    (二)农民工总量增速继续回落

  2010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详见下图)。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1.0、0.5、1.5和0.5个百分点。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外出农民工人数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1、0.4、1.3和0.4个百分点。近三年本地农民工人数增速也在逐年回落,但增长速度快于外出农民工增长速度。

农民工总量增长速度

 

  (三)西部地区农民工数量增长快于其他地区

  按输出地分,东部地区农民工10664万人,比上年增加210万人,增长2.0%,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38.9%;中部地区农民工9446万人,比上年增加111万人,增长1.2%,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34.5%;西部地区农民工7285万人,比上年增加180万人,增长2.5%,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26.6%。西部地区农民工增长速度分别比东部、中部地区高出0.5和1.3个百分点。

  二、农民工基本特征

  (一)六成以上为男性农民工

  在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67.0%,女性占33.0%。其中,外出农民工中男性占69.0%,女性占31.0%;本地农民工中男性占65.1%,女性占34.9%。

  (二)年轻农民工比重逐年下降

  分年龄段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3.5%, 21-30岁占30.2%,31-40岁占22.8%,41-50岁占26.4%,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7.1%。调查资料显示,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由2010年的65.9%下降到2014年的56.5%,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5.5岁上升到38.3岁。

  表 2 农民工年龄构成

  单位: %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16-20岁

6.5

6.3

4.9

4.7

3.5

21-30岁

35.9

32.7

31.9

30.8

30.2

31-40岁

23.5

22.7

22.5

22.9

22.8

41-50岁

21.2

24.0

25.6

26.4

26.4

50岁以上

12.9

14.3

15.1

15.2

17.1

 

 

  (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增加

  高中及以上农民工占23.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的占2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高中及以上的占21.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表 3 农民工文化程度构成

  单位:%

 

农民工合计

外出农民工

本地农民工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未上过学

  1.2

  1.1

  0.9

  0.9

  1.6

  1.6

小学

15.4

14.8

11.9

11.5

18.9

18.1

初中

60.6

60.3

62.8

61.6

58.4

58.9

高中

16.1

16.5

16.2

16.7

16.0

16.2

大专及以上

  6.7

  7.3

  8.2

  9.3

  5.1

  5.2

 

 

  (四)接受技能培训的比例提高

  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4.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接受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接受过农业技能培训的占9.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农业和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都参加过的占6.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分性别看,男性农民工接受过农业和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6.4%,女性占31.4%。分年龄看,各年龄段农民工接受培训比例均有提高。

  表 4 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例

  单位:%

 

接受农业

技能培训

接受非农

职业技能培训

接受技能培训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合 计

  9.3

  9.5

29.9

32.0

32.7

34.8

20岁及以下

  5.0

  6.0

29.9

31.4

31.0

32.6

21-30岁

  5.5

  6.0

34.6

37.0

35.9

38.3

31-40岁

  9.1

  8.8

31.8

34.0

34.1

36.1

41-50岁

12.7

12.6

27.8

29.9

32.1

33.7

50岁以上

12.4

12.7

21.2

24.0

25.9

28.8

 

 

  三、农民工流向分布

  (一)西部地区吸纳能力继续增强

  在全部农民工中,16425万人在东部地区务工,比上年增加251万人,增长1.6%;5793万人在中部地区务工,比上年增加93万人,增长1.6%;5105万人在西部地区务工,比上年增加154万人,增长3.1%。在西部地区务工农民工增速较快,主要由于就近就地转移加快。与上年相比,西部地区本地农民工增长了4.1%。

  (二)跨省流动农民工比重有所提高

  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农民工7867万人,比上年增加129万人,增长1.7%,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46.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18.3%跨省流动,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外出农民工62.8%跨省流动,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53.9%跨省流动,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表 5   2014 年外出农民工地区分布及构成

按输出地分

外出农民工总量

(万人)

构成(%)

外出

 

外出

 

农民工

跨省流动

省内流动

农民工

跨省流动

省内流动

合计

16821

7867

8954

100.0

46.8

53.2

东部地区

5001

  916

4085

100.0

18.3

81.7

中部地区

6467

4064

2403

100.0

62.8

37.2

西部地区

5353

2887

2466

100.0

53.9

46.1

 

 

  (三)流入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比重继续上升

  在外出农民工中,流入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10885万人,占64.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8.1%流入直辖市,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22.4%流入省会城市,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34.2%流入地级市,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跨省流动农民工77%流入地级以上大城市,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省内流动农民工53.9%流入地级以上大城市,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表 6   2014 年外出农民工流向地区分布及构成

 

合计

直辖市

省会

城市

地级市

小城镇

其他

外出农民工总量(万人)

16821

1359

3774

5752

5864

72

其中:跨省流动

7867

1107

1783

3163

1742

72

省内乡外流动

8954

  252

1991

2589

4122

  0

外出农民工构成(%)

100.0

  8.1

22.4

34.2

34.9

0.4

其中:跨省流动

100.0

14.1

22.7

40.2

22.1

0.9

省内乡外流动

100.0

2.8

22.2

28.9

46.1

0.0

 

 

  四、农民工就业

  (一)农民工在第三产业从业的比重提高

  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中从业的比重为56.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农民工在第三产业从业的比重为42.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1.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农民工比重为6.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农民工比重为6.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表 7 农民工就业行业分布

  单位:%、百分点

 

2013年

2014年

增减

第一产业

  0.6

  0.5

-0.1

第二产业

56.8

56.6

-0.2

其中:制造业

31.4

31.3

-0.1

建筑业

22.2

22.3

  0.1

第三产业

42.6

42.9

  0.3

其中:批发和零售业

11.3

11.4

  0.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3

  6.5

  0.2

住宿和餐饮业

  5.9

  6.0

  0.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0.6

10.2

-0.4

 

 

  (二)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从业比重提高明显

  中部地区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主要是从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农民工比重提高。其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农民工占13.2%,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农民工占6.5%,分别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农民工比重提高。其中,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农民工占8.7%,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农民工占8.3%,分别比上年提高0.5和0.2个百分点。

  表 8 分地区的农民工产业分布

  单位:%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第一产业

0.5

0.4

0.5

0.4

0.9

0.8

第二产业

61.1

61.2

52.8

52.5

47.6

47.1

第三产业

38.4

38.4

46.7

47.1

51.5

52.1

 

 

  (三)自营方式就业的农民工比重提高

  2014年,受雇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83%,自营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7%,自营就业农民工比重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五、农民工收入

  (一)各行业农民工收入均保持增长

  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864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长9.8%。分行业看,各行业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均保持增长,增长较快的是制造业、建筑业与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9 分行业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及增幅          

  单位:元、%

 

2013年

2014年

增长率

合计

2609

2864

9.8

制造业

2537

2832

 11.6

建筑业

2965

3292

11.0

批发和零售业

2432

2554

5.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133

3301

5.3

住宿和餐饮业

2366

2566

8.4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297

2532

10.2

 

 

  (二)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收入增长较快

  分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966元,比上年增加273元,增长10.2%;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761元,比上年增加227元,增长9%;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797元,比上年增加246元,增长9.6%。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增速分别比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高1.2和0.6个百分点。

  六、外出农民工消费和居住

  (一)农民工在外务工生活消费支出增长

  外出农民工月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944元,比上年增加52元,增长5.8%。外出农民工月均居住支出人均445元,比上年减少1.8%,居住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7.1%,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

  表 10   外出农民工在不同地区务工月均生活消费和居住支出

 

生活消费支出

(元/人)

其中:居住支出

(元/人)

居住支出占比

(%)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合计

892

944

453

445

50.7

47.1

东部地区

902

954

454

447

50.3

46.8

中部地区

811

861

441

414

54.3

48.0

西部地区

909

957

443

449

48.7

46.9

 

 

  (二)工地工棚和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农民工比重下降

  外出农民工中,在单位宿舍居住的占28.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在工地工棚和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占17.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租赁住房的占36.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乡外从业回家居住的农民工占13.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务工地自购房的农民工占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自购房农民工比例提高,主要是在小城镇自购住房的农民工增加。在自购房农民工中,在小城镇购房的农民工占49.1%,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三)从雇主或单位得到住房补贴的农民工增加

  外出农民工中,从雇主或单位得到免费住宿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6.8%,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从雇主或单位得到住房补贴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8.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的比重为44.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七、农民工权益保障

  (一)超时劳动和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变化不明显

  外出农民工年从业时间平均为10个月,月从业时间平均为25.3天,日从业时间平均为8.8个小时,较上年变化不大。日从业时间超过8小时的农民工占40.8%,较上年略有下降,但周从业时间超过44小时的农民工占85.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表 11 外出农民工从业时间和强度

 

2013年

2014年

全年外出从业时间(月)

  9.9

  10.0

平均每月工作时间(天)

25.2

25.3

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小时)

  8.8

  8.8

日工作超过8小时的比重(%)

41.0

40.8

周工作超过44小时的比重(%)

84.7

85.4

 

 

  2014年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38%,与上年基本一致。

  表 12 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情况

  单位:%

 

无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

一年以下劳动合同

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

没有

劳动合同

2013年农民工合计

13.7

3.2

21.2

61.9

其中:外出农民工

14.3

3.9

23.2

58.6

   本地农民工

12.9

2.1

18.2

66.8

2014年农民工合计

13.7

3.1

21.2

62.0

其中:外出农民工

14.6

3.7

23.1

58.6

   本地农民工

12.5

2.3

18.5

66.7

 

 

  (二)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有所下降

  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0.8%,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0.5%,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本地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1.2%,与上年持平;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1.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从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几个行业看,建筑业仍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多发地,批发和零售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上升。建筑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1.4%,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0.4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下降0.3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表 13 分行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

  单位:%、百分点

 

2013年

2014年

增减

合计

1.0

0.8

-0.2

制造业

0.9

0.6

-0.3

建筑业

1.8

1.4

-0.4

批发和零售业

0.1

0.3

0.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0.9

0.5

-0.4

住宿和餐饮业

0.6

0.3

-0.3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0.3

0.3

0

 

 

  (三)工资拖欠额上升较多

  2014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资为9511元,比上年增加1392元,增长17.1%。其中,被拖欠工资的外出农民工人均被拖欠10613元,比上年增加1529元,增长16.8%;被拖欠工资的本地农民工人均被拖欠8148元,比上年增加1050元,增长14.8%。

  (四)参加“五险一金”的农民工比例提高

  农民工 “五险一金”的参保率分别为:工伤保险26.2%、医疗保险17.6%、养老保险16.7%、失业保险10.5%、生育保险7.8%、住房公积金5.5%,比上年分别提高1.2、0.5、0.5、0.7、0.6和0.5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五险一金”的参保率均有提高。外出农民工在工伤、医疗、住房公积金方面的参保率高于本地农民工,在养老、失业和生育方面的参保率低于本地农民工。

  表 14   2014 年农民工参加“五险一金”的比例

  单位:%,百分点

 

工伤

保险

医疗

保险

养老

保险

失业

保险

生育

保险

住房公积金

合 计

26.2

17.6

16.7

10.5

7.8

5.5

其中:外出农民工

29.7

18.2

16.4

  9.8

7.1

5.6

   本地农民工

21.1

16.8

17.2

11.5

8.7

5.3

比上年增加

  1.2

  0.5

  0.5

  0.7

0.6

0.5

其中:外出农民工

  1.2

  0.6

  0.7

  0.7

0.5

0.6

   本地农民工

  1.0

  0.4

  0.3

  0.9

0.8

0.4

 

 

  (五)东部地区参保率最好,中西部地区参保率提高较快

  分区域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五险一金”参保率分别为:工伤保险29.8%、医疗保险20.4%、养老保险20.0%、失业保险12.4%、生育保险9.1%、住房公积金6.0%,均好于中西部地区。但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五险一金”的参保率提高较快。

  表 15   2014 年分地区农民工参加“五险一金”的比例

  单位:%,百分点

 

工伤

保险

医疗

保险

养老

保险

失业

保险

生育

保险

住房公积金

东部地区

29.8

20.4

20.0

12.4

9.1

6.0

中部地区

17.8

11.8

10.7

  6.9

4.9

4.7

西部地区

21.9

13.6

11.4

  7.7

5.8

4.4

比上年增加

 

 

 

 

 

 

东部地区

1.0

0.1

0.4

0.7

0.4

0.4

中部地区

1.6

1.2

0.7

1.0

0.7

0.6

西部地区

0.4

0.8

0.7

1.1

0.8

0.7

 

 

  (六)制造业参保率最高,建筑业参保率最低

  分行业看,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几个行业中,制造业农民工“五险一金”参保率分别为:工伤保险34.2%、医疗保险22.1%、养老保险21.4%、失业保险13.1%、生育保险9.3%、住房公积金5.3%,分别是参保率最低的建筑业农民工的:工伤保险2.3倍、医疗保险4.1倍、养老保险5.5倍、失业保险6.2倍、生育保险7.9倍、住房公积金5.9倍,从事不同行业农民工参保率差距明显。

  表 16   2014 年分行业农民工参加“五险一金”的比例

  单位:%,百分点

 

工伤

保险

医疗

保险

养老

保险

失业

保险

生育

保险

住房

公积金

制造业

34.2

22.1

21.4

13.1

9.3

5.3

建筑业

14.9

  5.4

  3.9

  2.1

1.3

0.9

批发和零售业

19.2

15.0

14.4

  9.9

7.8

3.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7.8

19.2

17.6

12.8

9.2

8.0

住宿和餐饮业

17.2

10.8

10.0

  5.4

4.0

2.6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6.3

12.1

11.8

  6.6

5.2

3.1

比上年增加

 

 

 

 

 

 

制造业

1.4

0.4

0.5

0.9

0.5

  0.3

建筑业

0.5

0.2

0.2

0.1

0.0

  0.0

批发和零售业

2.2

0.8

0.9

1.0

0.8

-0.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3

1.8

2.0

2.3

1.6

  1.8

住宿和餐饮业

0.1

-1.1

-0.6

-1.2

0.1

  0.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0.4

0.5

0.5

0.4

0.4

  0.9

  附注:

  1.农民工监测调查简介

  为准确反映全国农民工规模、流向、分布、就业、收支、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情况,国家统计局2008年建立农民工监测调查制度,在农民工输出地开展监测调查。调查范围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域,在1527 个调查县(区)抽选了8930个村和23.5万名农村劳动力作为调查样本。采用入户访问调查的形式,按季度进行调查。

  2.主要指标解释

  农民工: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

  本地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

  外出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举家外出:指农村劳动力及家人离开原居住地,到户籍所在乡镇以外的区域居住。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省。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