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15年学科团队建设和国家基金总结动员工作会议

17.09.2015  18:40

      为切实推进学科团队建设任务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国家基金的申报和管理水平,9月16日下午,我校召开2015年学科团队建设和国家基金总结动员工作会议。校长包军,副校长张长利、郭翔宇,各学院院长,分管学科、科研工作副院长,各级学科带头人、各学科团队带头人、重点实验室主任、全体研究生导师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张长利主持。

会议现场

副校长张长利主持会议

      学科建设处处长卢铁光从四方面总结汇报了我校学科建设情况。一是通过对比指标完成度展示了2014-2015年间学科团队在人才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对团队软环境建设及整体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同时,选取国家基金及东农学者两项指标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二是介绍了当前学科建设面临的几大新形势,即国家将启动实施“统筹支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2016年即将启动国家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学位和专业授权学科动态调整、学科评价方式更趋多元化等,同时对比我校与相关农林院校在学科相关指标等方面的数据,明晰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三是指出了我校学科发展存在的四方面问题,即学科布局结构不合理、学科队伍总量与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经费投入有限、学科声誉有待提升等;四是下阶段将采取的措施,包括做好“十三五”学科规划、凝练学科方向、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学科声誉建设等内容。

学科建设处处长卢铁光在会上发言

      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孙占峰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基金工作相关情况。一是总结目前基金申报的新形势及我校2015年基金申报与获批的总体情况;二是比较分析了其他优势高校及我校相关学科、学院的申报立项情况,总结出了领导重视、超前部署、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等几方面的积极举措;三是通过实例分析指出了我校基金申报中存在的项目类型结构单一、学科分布不均衡、青年基金负责人群体不突出、申请书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四是提出我校2016年基金申报工作具体要求和工作时间节点,并对申请者、在研项目负责人、团队带头人、管理部门下阶段应加注重的问题予以强调。

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孙占峰介绍我校基金工作相关情况

      随后,水利与建筑学院院长付强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刘忠华教授分别以“总结 成效 迈进”、“功夫在诗外”为题,结合自身体会与实践,介绍了他们在学科团队建设及国家基金申报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

水利与建筑学院院长付强教授在会上发言

生命科学学院刘忠华教授在会上发言

      校长包军在会上做重要讲话。他指出,学科团队建设是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举措,长期不懈的实施学科团队项目要在全校形成共识。同时,团队建设要明确三方面工作。一是团队目标要清晰。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成立学科团队,团队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两个关键问题。团队的设立就是要终结团伙现象,每一个团队都要有目标,目标要围绕着学科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团队目标的完成整体对学科产生作用。二是团队任务要考核。通过考核,明确建设成效,了解不足。对于与学科不匹配、游离于学科外的团队以及优势不明显,作用不显著的团队,要予以调整。对于建设成效好的团队,学校将给予经费的大力支持以及政策的合理倾斜,以保证其更快更好的发展壮大。三是团队成员要有贡献。团队里每一位都要承担起责任。每位成员都要有产出,要多出成果争当“分子”,不要当“分母”。团队带头人更要履行责任,采取积极举措确保团队和成员的有效、高效性。

校长包军在会上讲话

      同时,他针对我校基金情况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科学部署,抢前抓早,注重团队效应及导师的指导责任,二是要深入挖掘潜力,扶植新的增长点,鼓励、支持研究生、博士后参与基金申报;三是要求青年人才在良好的研究基础上,寻找研究的生长点,做好基础研究方向的规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要争取“人手一金”;四是加强国家基金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基础研究的最终目标应能解决实际问题,基金成果要加强应用与转化。
      最后,张长利对会议进行总结,并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学科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首要位置。确保学科团队的方向明确、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求相关部门做好下年度基金申报以及指导服务工作。三是号召全校积极行动起来,以学科团队为载体,以国家自然基金为落脚点,扎实开展工作,为我校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学科建设处 摄影/徐彦贝 编辑/李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