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基地 搭平台 进一步创新引智工作
为加快建设对俄合作中心城市,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发挥哈高新区作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作用,大力吸引和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大力引进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高端人才,进一步创新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在中俄博览会期间,由哈尔滨市政府主办,哈尔滨市人社局、哈高新区承办的第二届中俄博览会.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于2015年10月13日在哈高新区科技大厦举行。这次交流会共邀请俄罗斯高校联合会、俄罗斯动力电子学研究所、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科技园等大学、院所及芬兰企业的30余名负责人、技术专家。市政府副市长贾剑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部分市直有关部门、区、企事业单位及引智项目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大会。
在此次大会上,举行了哈尔滨市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基地揭牌仪式。副市长贾剑涛,市人社局局长刘志军、高开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李四川为“哈尔滨市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基地”揭牌。该“基地”是由市人社局和哈高新区共同成立的立足龙江、辐射全国的对俄人才交流平台。为全市企事业单位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拓展引智渠道、开发合作项目,实现创新驱动提供有效服务,为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仪式上,市人社局局长刘志军,市高开区主任、松北区区长李洪铭代表“哈尔滨市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基地”分别与俄罗斯高校联合会、俄罗斯动力电子学研究所、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等4家境外单位签订了人才交流合作协议。目前为止已有6家俄方单位与我市签约此项协议。今后,可通过境外人才工作站为我市需求单位推荐国外专家和项目。
组织开展了人才项目推介和对接活动。邀请了俄罗斯高校联合会、俄罗斯动力电子学研究所、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以及俄罗斯、白俄罗斯、芬兰等国家和地区近30名技术专家带项目参会,围绕我市重点领域 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电子通讯、激光物理、高温等离子体物理技术、生物化学、新材料研发、节能环保、农业及城市供水等我市重点领域需求进行了人才项目推介。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公司、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哈尔滨对俄高端技术转移孵化中心、哈尔滨市科汇涂层公司、黑龙江省虹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我市多家需求单位就人才引进、项目合作与俄方专家交流、洽谈。市环保局组织等5家环保企业10余人参加了项目推介会,并与俄罗斯高校联合会进行交流洽谈,应中方需求,俄方拟为哈尔滨蔚蓝环保设备制造公司、哈尔滨昊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推介节能环保领域专家;黑龙江省虹利公司与俄罗斯滨海新疆区就“氮元素微生物农药制剂”达成了合作项目;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研究院与俄罗斯动力电子学研究所围绕电网、热电站及重大设备保护方面进行交流洽谈,双方就下步进一步交流合作达成共识;市创新俄罗斯研究所针对城市用水需解决的八个方面的技术问题,邀请了俄罗斯圣彼得堡供水企业的4名技术专家与市供水集团洽谈对接,俄方专家在低温、低湿下污水处理技术官网漏、管线侧漏等技术问题方面提出了很好建议。
同时,市人社局还组织与会外国专家深入有需求的企业和项目单位就农业、生物、涂层、节能环保、培训等领域合作进行人才项目洽谈和对接,开展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活动成果,推动合作项目顺利实施。在市农科院交流对接会上,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生物博士、实验室主任塔玛拉、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科研中心主任加达舍娃介绍了项目情况,市农科院有关人员对俄方培育马铃薯、树木“无毒苗”很感兴趣,陈柏杰院长表示与俄方合作、一起研究和推广。本次活动拟签订意向性人才项目合作协议10余项。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新战略实施对引智工作的需要,注重把握“高端、紧缺”取向,突出特色,创新方法,充分发挥对俄人才引进桥头堡的作用,大力引进国外高层次专家和紧缺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重点组织实施了“类金刚石涂层技术引进”、“自走式脱粒玉米收获机引进技术”、“治理土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制剂奥尔连土壤修复剂研制”等关键性技术项目,东安集团公司的“先进航空传动系统技术更新合作”、哈尔滨联兴公司的“高产超级杂交玉米良种繁育研发”项目、七0三所的“30mw级工业与船用燃气轮机研制”等6个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和一批对俄项目。在飞机、汽车、燃气机、农机设备、生物农药、节能环保、材料等领域共引进20余项国际先进技术或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引进一批高层次、紧缺专家及创新团队。良大集团《多元有机废弃物耦合生物制气技术引进》,连续两年获国家重点项目,共批复资金达85万元。该项目引进以色列技术,集环保、生物质能源、有机农业为一体的综合型项目,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解决废弃物耦合生物制气技术难题,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实现重大突破。
三年来共执行引进项目113项,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专家527人次,其中:国家级院士4人,国家批准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国家重点项目和独联体专项33人。实现了引智工作的不断创新,为助推我市项目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