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李存东校友:梦想我们生存的环境更美好

14.10.2014  17:17

      哈工大报讯(吉星/文)  “我学建筑纯粹是机缘巧合。那年高考后,我原本已经报了交通道桥方面的专业,后来学校又让我们按照新的招生计划重新填报志愿。我姑姑是学建筑的,恰好那时候从沈阳到了我们丹东老家,于是在姑姑的‘游说’下,我最终选择了建筑方向。”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副院长、环境艺术设计院院长李存东校友笑言,1989年第二次填报志愿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此一辈子与建筑园林、环境艺术、规划设计“绑”在了一起。
      入学前,李存东还面临了“工民建”和“建筑学”的一次选择。建筑学需要加试美术,而他平时就比较喜欢画画。“建筑学可能更有意思”,怀着这种想法,李存东开始了他本科5年的建筑学之旅。
      不过,专业课的第一堂课就让李存东尝到了做“门外汉”的滋味。任课教师告诉大家:同学们,课下准备一些水彩纸、针管笔和鸭嘴笔……老师的话还没说完,下面已经开始七嘴八舌地追问“鸭嘴笔是什么笔呀?”见解释也解释不清楚,老师只好专门去教研室给大家拿来实物现场展示了一番。
      如果说画笔只是让李存东感觉新鲜的话,那专业设计课则把他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卜冲老师的课上,李存东接受了建筑设计启蒙,并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设计这方面底子不好,他就老老实实从零开始。白天还有其他的课业,晚自习结束之后,李存东的“画图大业”才刚刚启动。设计课上,大家都希望把老师拉到自己这边多讲授、多指导,为此必须事先画出一摞子草图给老师看,给同学们看。直到现在,李存东还清楚地记得,在那间8人的宿舍里,大家点着蜡烛,抢着在窗边桌子上画草图的日子。在他的印象中,这种场景从入学到毕业就没间断过。
      大三那年暑假,李存东没有回家,而是跟着老师张伶伶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建筑设计大赛。在此期间,李存东自己选题,以兴趣为导向,定期和老师同学对设计、对行业展开学术讨论。他完全沉浸在了设计中,不知疲倦地投入了全部的精力。一分辛苦一分才,努力最终获得了丰厚的馈赠,在这场全国性的赛事中,他获得了一项优秀奖。“越是深入学习就越意识到自己还差太多,我内心深处继续深造的渴望也越来越明显。”当时,建筑学专业可以选择读4年拿工学学士学位,也可以选择读5年拿建筑学学士学位。李存东选择了5年之后,仍嫌不够。他想在建筑学的领域中走得更远。就这样,1994年毕业后李存东又保送读研,师从张伶伶。
      1997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李存东去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标准所。“当时的感觉犹如学艺下山去闯荡江湖一样,兴奋、期待,又有些胆怯。”李存东如是说。
      20个世纪90年代末期,建筑行业刚刚从限制楼堂馆所建设的冰封期走出来,住宅小区逐渐被关注。李存东赶上了这样的机遇,从安居工程开始,做了一大批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的项目。1999年和2000年,他作为主持人分别完成了济南汇统花园的规划设计和郑州德亿时代城的规划设计,并且这两个小区都被列入建设部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受到业界普遍关注。李存东也因此坚定了走执着创作之路的决心。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升温,李存东先后中标了一大批富有挑战性的项目。
      2003年7月,由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业化重组改革,李存东被委任组建环境艺术设计院并负责景观所的创建和发展。于是,带着当年的冲劲,他又投身到了景观领域,也体会到了创业者的种种艰辛与幸福。一次次投标,多少不眠之夜,由一无所有到现在做不完的项目,李存东在不断付出的同时也在不断积累,不断成长,最终完成了建筑师向景观设计师的成功转型。
      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景观设计、布达拉宫周边环境整治及宗角禄康公园设计、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景观设计、西单商业区环境整治规划设计、商务部援牙买加中国园林设计、无锡鸿山遗址公园设计、青藏铁路拉萨站景观设计……李存东带领他的团队设计了诸多的精品项目,也形成了自己的设计理念。
      “境由心生。在我看来,景观就是‘心中的自然’。”李存东认为,景观设计的过程是不断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所以景观设计既要考虑人性化的需要,又要平衡因为人的介入所带来的自然变化,而这种变化本身也要顺应自然。要实现“心中的自然”,就要做到反思和回归。李存东所谓的回归有3个方向:回归到适用性的人本意识、回归到可持续的生态关怀、回归到艺术化的设计追求。这3方面正是关注人、关注自然、关注理想的体现。
      李存东主持的奥运会国家主体育场(鸟巢)景观设计保留了原本属于自然的景物。“虽然从规划报批里面可以把所有的树都砍掉,但在我们努力下保留了很多树木,因为我们知道树木才是土地最原始的主人。虽然为了我们的理念,给自己增添了很多麻烦,但最终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绿色奥运的主张。”
      “我的梦想是真正实现美丽中国,让我们生存的环境更美好、更舒适。”在李存东看来,美丽中国不单单指外观的美。环境艺术侧重于人文层面,景观设计强调自然层面,两者适度叠加,就会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目标。对于创新,李存东认为,思想的创新不代表对传统的摒弃,相反一切创新都离不开历史。而历史并非断裂的,它是一代代人智慧的叠加。他说,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最有传承力度的就是景观。中国的景观设计要充分挖掘自身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否则一直追逐、模仿西方的风格,就只能永远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
      访谈最后,李存东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母校莘莘学子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了建议:首先要对专业有理想。人生总是充满了各种磨难和意外惊喜,只要肯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就一定能慢慢找准自己的定位。其次要勤于思考,躬身实践。在做事的过程中思考,在海量的实践中历练,才能把“错”和“痛苦”当成享受。最后,要有团队精神。“人心齐,泰山移”,只有整个团队做好了,个人的价值才能完美体现。


李存东校友

编辑:吉星 来源: 哈工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