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慢工才能出细活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后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通知》称,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总体规划,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这一被称为“高校五年计划”的新战略,大概可以算作是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高校的正式冲锋。在1993年提出“211工程”,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时提出“985工程”之后,此次冲刺举动,是近20年来最大的一次政府支持动作。其决心之大,规格之高,都体现了高层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意图与设计。
有关中国当下是否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争议,在近年中国大学的高歌猛进背景下,开始不断触发争议。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排在世界第35名和第45名;在Q S世界大学排名的学术声誉调查指标上,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19名,清华大学排在第30名,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都排在100名以内。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大学也愿意和中国高水平大学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以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都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产物。因此,中国已经至少有4- 5所大学进入全球排名100名之前,中国已经拥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判断,逐渐地流散开来。
然而,大学绝不是依靠金钱可以堆砌的。梅贻琦早有云:“大学之大,在大师,不在大楼。”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教授在卸任后曾表示,衡量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目前还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是否有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暂且按下不论。中国任何一所大学的大楼都宏伟壮观,确是非常值得庆幸的。在物质丰裕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让高校继续破陋,而对比欧美名校,哪一所大学不是拥有考究的建筑、恬静的校园呢?只是略显可怕的是,包括一些高校工作者都存在一个问题,即低估了高校建设的难度。
在过去近20年里,中国每一所“好”大学几乎都经历了招生人数和校园面积的数倍增长。换言之,大学的硬件得到了极速的升级,大学的基础设施彻底告别了之前陈旧、狭小的历史。但某种程度上太过忽视对校园细节的重视,要知道软性的存在类似于一种气场,而今在很多广阔崭新的新校园,需要营造的正是这种沉静神圣的大学气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的积淀需要几代人勤恳踏实、默不做声的努力。即便是现代大学的发源地德国,从19世纪30年代逐渐形成洪堡大学、弗莱堡大学等一批现代高校伊始,到真正开花结果,也用了不少于50年的时间。对于中国的高校来说,拥有政府的强力支持是非常令人艳羡的,与此同时,大学作为学者的学术共同体,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特别是选择符合学科和学校发展规律的节奏,也都需要学校领导与教授的智慧与沉着。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大学真正崛起的最佳时期,也可以预见,只要中国的大学将时间、精力更多地聚焦在科研、教学、教授、学生身上,凭借中国学人的刻苦与智慧,凭借古老的匠人精神与现代大学自由创新理念的落地,世界一流大学迟早会遍布中国大地,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编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