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家长比学生多 送新家长劝不退高校开课疏导
北京青年报讯 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各个大学迎来了数以万计的年轻新面孔。他们的身后,是数倍于新生的家长“送学”潮。虽然大学生们已经成人,但家长们仍然面对集体性“分离”焦虑,“劝不退”的家长让高校犯了愁,针对此类问题的“心理课”、“家长课堂”也应运而生。
现场 家长舍不得孩子 课上集体掉眼泪
“有多少名家长送完孩子后第二天就回家?”中国传媒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张静老师问在座的学生家长,不少家长表示,不舍得这么快离开孩子。“家长们,孩子与你们的分离,其实更能增强你们的亲子关系。”张老师用这个小调查引述出想对家长说的话。
9月7日,中国传媒大学在开学报到日举行“新生家长心理座谈会”,能容纳400多人的教室早被家长坐满,后来的家长选择站在教室阶梯、门边听完讲座,大约有600多名家长参加了这个讲座。“家长的参与度一年比一年高。”张老师说道。
课程中有一个冥想环节,在背景音乐的感染下,不少家长眼眶泛红、哭出声来,主动给孩子发送信息,表达对孩子的不舍与爱。“这个环节能让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上升到情感层面,对孩子、家长而言都是一种慰藉。”张老师说道。
据张老师透露,去年共有三四十名家长主动打电话找她咨询心理问题。“开学给家长讲这一课,一是让家长更新观念,勇于和孩子‘分离’,彼此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二是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到时能主动与我们沟通。”张老师总结道。
中国政法大学已是第六年为家长开展此类讲座,该校心理咨询室的刘希庆老师用了十几分钟时间给家长讲解学生入学后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宽慰”家长对孩子不舍的心理情绪。“现在大多情况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而是家长离不开孩子。在离开孩子后,家长要转移生活重心,让自己有更充实的生活方式。”刘老师对现场的家长说道。
现状 “劝不退”的家长让高校犯了愁
提起大规模的“送学”潮,“劝不退”的家长让高校犯了愁。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每年开学,如何在开学季安顿好家长、做好接待,成了各校“迎新”的重要工作。面对日益普遍的“空窗期”焦虑,学校会如何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于是近年来,针对此类问题的“心理课”、“家长课堂”也应运而生。
开学季里,北青报记者留意到校园里甚至出现过七位家长送一位学生上学的情况,“依据每年经验,一个学生少则一个家长陪同,多则五六个。这样一来,数千名新生和成倍于新生数量的家长同时涌入一所高校,这给学校的正常运行及迎新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某负责高校迎新的辅导员向北青报记者透露。
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也通过书面和网络等各种途径,鼓励新生独自报到,建议家长尽量不要“送学”。“但实际作用不太大,每年学校附近的宾馆早就订光了,校园停车场一位难求。我们今年甚至开放了一座教学楼供家长休息。”北京师范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究其根源,是家长‘不放心’的心态所致。”
面对“劝不退”的家长,各个高校在尽心接待的同时,也开始努力尝试着对家长“心理疏导”,部分高校的“见面会”、“家长课堂”也就应运而生。人民大学、北师大等校早在报到前,就将校内外宾馆的价格、联系方式等“攻略”提前告知,也会及时推送“亲子关系”、“教育良方”类的微信文章。
专家观点 家长“空窗焦虑”最多持续六个月
难以面对“空窗期”的家长并不在少数。一位送女儿到中国传媒大学读书的父亲说:“送完孩子后我真是舍不得走,一想到回家后面对空荡荡的房间,就觉得很伤心。”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新生报到现场,一位姓王的同学向北青报记者展示了父母刚刚为他置办的生活用品:两个大号塑料袋中装满了食品、文具,甚至卫生纸、指甲钳。王同学还给记者看了他的手机备忘录,上面逐条标示了哪一天、什么时间需要给父母打电话。“如果没有打过去,爸妈一定会拼命call我”。
而从西安赶来送女儿小佳上学的李女士则表示,作为独生女的小佳一直没有离开过家,她将小佳送到宿舍,正准备帮小佳整理床铺、搞好寝室关系的时候,小佳却表示这一切“自己可以搞定”。“那一刻我却非常失落,忽然感觉到她已经长大了,好像不再需要我了。”李女士说。
据一位常年负责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透露,新生家长心理问题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分离焦虑型”,即家长在孩子离家上学后,由于对孩子思念过度,而导致的自身情绪失落、焦虑,不知所措。第二类为“情感控制型”,通常是由于长期对孩子学业、生活上的监管,家长在孩子进入大学后仍然选择帮孩子安排好一切,甚至希望孩子任何事情都能随时向自己汇报。第三类为“纠结矛盾型”,即家长一方面担心孩子在进入大学后难以独自面对学业、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内心着急;另一方面却在孩子日渐独立后难以接受,认为“孩子不再需要自己了”。
该老师还告诉北青报记者,新生家长的这些症状一般会持续3-6个月,适应之后大部分家长可以慢慢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但在适应过程中,家长的心理波动还是“比较剧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