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杰:我有一个梦想,要造出最先进的武器
张俊杰和他的航模作品。钟福明供图
“习近平主席勉励青年一代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把革新成果运用到导弹发射中。”讲出这番话的是火箭军工程大学核科学和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张俊杰,一位年仅24岁的90后青年。
“年轻有为”,用在张俊杰身上并不为过。自从2010年入学火箭军工程大学以来,六年时间里,张俊杰一直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求学圆梦的路途上,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凭借敢于挑战、敢于拼搏的军人精神和青年特有的朝气不断鞭策自己、激励自己。
在校期间先后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全军首届物理创新一等奖、全军院校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被评为优秀学员标兵,荣立三等功一次,这一系列至高荣誉便是张俊杰圆梦路上最好的青春注脚。
追梦路,从研发智能垃圾清扫机器人开始
2010年,年仅18岁的张俊杰凭借优异成绩考入火箭军工程大学。入学伊始,在学校登记的入伍志愿书里,张俊杰这样写道:“为中国造最先进的武器”。
“虽然我知道这句话看起来有点空、有点大,但是我希望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之而努力奋斗。”回顾当初,张俊杰这样评价道。
对于年轻的张俊杰而言,这项入伍志愿,成为他当初对自己、对青春、对祖国庄重许下的誓言,也成为他之后不懈努力奋斗的人生目标。
“在很多人眼里,90后是稚嫩的一代,但在我心目当中,我认为90后更是追梦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抱负,并且愿意为之而不懈努力奋斗。”作为一位90后,张俊杰不愿背负“温室幼苗”的标签,反而更希望彰显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而且,张俊杰的追梦路就是怀着如此的抱负和信心开启的。在大一刚刚入学不久,张俊杰就迫不及待地参加了科技创新比赛。“那个时候,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非常受欢迎,我报名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做一个超级智能的垃圾清扫机器人,它能够交流、能够清扫、能够指路。”
然而,初入大学的张俊杰并不清楚研究出一款智能机器人的技术难度有多大。“虽然我召集了一大批同学和我一起攻关,当时还按照不同需求将同学划分为五组,有负责外形设计的、有负责电路设计的、有负责通讯的、有负责模块连接的,也有专门负责理财的,不过那时我的想法或许太简单了。”张俊杰几次谈到那时的想法过于简单,而这第一次追梦之路也几番荆棘波折。
“我们还什么都不会,发现每一个模块的制作都会耗费我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张俊杰说,团队最初高昂的积极性逐渐被研发过程的“残酷”所磨耗,“做到后期大家就慢慢发现,所要做的的智能机器人对于我们而言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逐步有同学退出,半年之后,我们团队就只剩下四个人。”
这段经历令张俊杰刻骨铭心,虽一时茫然却并未轻言放弃。在指导老师建议下,张俊杰和团队其他成员深入市场调研同类产品,在相应成型产品的基础上再进行研究制作。
“于是我们找到一款类似的智能机器人,买回来后把它大卸八块,换掉全部电路板,然后用它的外壳进行再制作。”张俊杰说,在具体的制作过程当中,团队又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不知道电路板该如何使用,不知道传感器该怎么工作。
张俊杰说,虽然问题频出、波澜不断,但是最终团队成员还是能够围坐一起、心平气和地去解决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摸索实验,张俊杰和团队终于找出一套比较简单的方法,将各个模块和传感器都安装在一个控制中心板上,以使机器人最终能够按照预定方式进行工作。
虽然几经波折,但第一次尝试还是令张俊杰感到非常开心和欣慰,也更坚定了他继续追梦的信心和决心。
在本科阶段,张俊杰还参加了诸多类似的课外活动,“一方面我认为这些活动都充满趣味,另一方面,我觉得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能够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能够培养自己更加广泛的兴趣,能够获得更加宽泛的视野。”
张俊杰和团队成员测试实时液位测量系统。钟福明供图
圆梦日以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为目标
自幼梦想着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张俊杰,如今正在昂首阔步走在圆梦的路上。“现在对于我来说,正处于人生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因为对于博士而言,要取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才能够算是真正有所建树,而要想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真正原创性的成果,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张俊杰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压力,而这更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为了更合理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张俊杰将每天的日程安排的井井有条。例如每天早晨8点读专业杂志《科学世界》,9点开始学习课本知识等等,诸如此类。虽然每天的课业繁重,加之很多其他任务、事情,张俊杰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计划表格,一项项付诸实施,争取当日事当日毕。
而为了提高并不扎实的英语基础,以便更多了解世界最前沿发展,张俊杰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魔鬼式的学习计划:将每篇英语课文都背诵下来。天道酬勤,刻苦和坚持为张俊杰换来了丰硕回报,在不断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还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
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付诸实践,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用途当中。为此,张俊杰抓住一切机会,做个有心人。
一次,一位基层作战部队营长到学校辅导授课。课间,该营长无意间谈到“导弹阵地位于山区,河流水位实时监测难度大,给阵地安全带来隐患”。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俊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下决心攻克这一难题,为作战部队解决后顾之忧。经过数月攻关测试,张俊杰终于利用物理学上的驻波原理研制出一套测量系统,实现了非接触测量水位高度,不仅简便使用,而且精确高效。
如今,张俊杰设计研发的这项实时液位测量系统不仅已正式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导弹阵地安全系数,还获得2013年全军首届物理创新一等奖,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六年如一日,张俊杰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本科毕业论文,张俊杰主动将课题方向定为“电子间微妙的相互作用力对信号产生影响”,并经过大量查证论文资料、理论数据分析和探测实验,最终成功突破瓶颈,发现电子间作用力对脉冲信号的影响,并形成论文发表在《核仪器和物理理论》杂志上。这篇论文不仅获得领域内专家认可,还被SCI期刊检索,令人称赞。
硕士期间,张俊杰独立承担有关装备使用寿命和贮藏稳定性等多个课题,不断进行理论论证、探测实验,先后在业界权威期刊《欧洲物理杂志》和《中国物理C》上发表两篇论文,引发广泛关注。
如今,在读博士的张俊杰依然前行在圆梦的路上,一面进行理论学习,一面将理论付诸实践,他说,“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感觉自己与梦想又近了一步。”
“创新就像登山,只有勇于在逆境中前行,才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张俊杰,一个严于律己、不言放弃的90后青年,一位梦想着成为世界级科学家的青年,肩扛新时代青年的责任离梦想成功的那一天越走越近。(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川)
编辑:金永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