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工作回顾(一)】重质量 强特色 培育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10.10.2017  02:05

哈工大报讯(综合/文 兰锐 商艳凯/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自觉对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一把手”工程,牢牢抓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牢牢把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不断强化“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充分把握人才培养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动规律,持续推进“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完善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培育造就了一大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五年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学校持续推进“转理念、强通识、精课程、重实践、抓两化(个性化、国际化)、健组织、严评价、促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构建核心价值培育、综合能力养成和多维知识探究“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物理学专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优势工科专业实施英才(荣誉学位)培养计划,打造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化发展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推进了旨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讲授方式全面改革以及打通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启动了“本科核心课程建设计划”,继续推进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改革和重能力、求创新的累加式考试方法改革,持续深化“大一年度项目计划”、大二创新实验项目、大三创新课程设计项目、大四创新毕业设计项目等基于项目的学习,积极完善课程、实践、平台、保障“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动各种办学资源向人才培养汇聚和转化。学校建立形成了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引领、省部级示范中心为支撑、校级示范中心为基础的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了本科课堂教学准入、主讲教师授课资格认证、校院系领导听课、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应届毕业生调查、校友及社会咨询、院系评价等八大质量管理机制,全面推动了覆盖全部公共课、数理基础课和跨院系技术基础课的42门校管核心课程立项建设,累计支持建设MOOC课程135门,已上线56门,同时引入“好大学在线”、“学堂在线”、“智慧树”等校外平台优质通识教育课程72门,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双语示范课7门,同时建设文化素质教育优秀课程128门、本科新生研讨课114门,建设创新实验课57门、创新研修课371门、创业课程27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立项5925项,累计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4015项,夏季学期开出国际课程290门,到境外留学游学本科生达4893人次,5名教师获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一等奖,25名教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分批派出94名青年教师赴美进行教学进修,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获批首批国家级示范中心。学校获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五年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持续推进

学校持续推动研究生招生制度、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构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校园教育与校企合作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国际化教育相结合”的精英教育模式,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扩大推免生接收数量、制定针对性政策等举措保障研究生生源质量,形成了硕士和博士生中211以上高校学生比例分别为71%和86%的良好格局,构建了以学术水平、综合能力为重点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机制,硕士生复试全部实行结构化面试,博士生全面实行招生“申请-考核”制和过程管理、分流淘汰机制,强化了论文答辩、审核管理等出口关,实施跨学科、跨层次选课管理办法,建成6大类全英授课体系及“一带一路智库国际研究生项目”,开设英文系列课程152门,与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知名学者共建研究生课程131门,建立形成教授、学科、学校点线面结合的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格局,培育和建设了以“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示范基地”等为代表的20个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举办“大数据与商务分析”“自动测试与仪器技术”等研究生暑期学校18次,吸引来自国内外师生2000余人,探索形成研究生“双轨四维融入教育体系”,广泛实施研究生党支部纵向设置模式改革,年均开展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创新立项超过100项,持续组织“红色之旅”等系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和“十佳英才”“十佳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评选表彰活动,构建了以“哈工大研究生”微信平台、《哈工大研究生》杂志、“丁香花开”网站为载体的研究生全媒体育人环境,每年开展博士生集体婚礼、研究生“三助”管理服务、高年级博士生免费体检、因公外出学生安全保险等工作,通过课题组设置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教师、辅导员全面联系导师等措施,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增强合力育人实效。近五年,学校共授予博士学位3706人,毕业博士生共发表学术论文20166篇,申请专利共计3280项,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数量年均增幅位列全国第3位,17门研究生课程入选“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线课程重大建设项目”,《管理研究方法》等3门全英文课程获得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获批国家级研究课题37项、省教育厅研究课题67项,获得国家级研究生教育成果奖2项、省级研究生教育成果奖8项,获评“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养了一批以“紫丁香纳卫星团队”为代表的研究生创新群体。

五年来,本科生源质量持续维持高位

学校严格落实本科招生工作责任制,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不断提高招生工作的效率与科学性,成立了新的本科招生委员会,坚持精细管理、改革创新、多措并举,积极宣传推介哈工大,面向全国高考考生发出了《选择成就未来》等邀请信,面向各省份出台了优秀生源政策、制定了详细的招生宣传方案,以“结构合理、业务熟悉、认真负责、相对稳定”为原则加强招生宣传人员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专家讲座团队赴中学宣讲、中学生来校参观、专业实验室短期学习项目、学生科技社团走进中学等交流展示活动,打造《我为哈工大代言》系列宣传活动,每年派出400余人次参加招生宣传工作、参与现场高考招生咨询活动400余场,连续两年举办中学教师高级研修班,吸引来自19个省份、40余所中学的114位教师代表走进校园,不断增进中学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和专业特点的了解,吸引更多学生因深入了解学校、对学科和专业产生浓厚兴趣而选择哈工大。深化了自主招生考试内容和模式,设置了开放的报名条件、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通过合理制定考核指标、聘请专家评审、建立统一筛选模型、笔试采用机考并在全国设立考点,面试专家和考生随机抽签“双盲”等方式,确保自主招生过程的公平公正,并设立专门的自主招生类别,采用讲解视频审核和学生现场答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选拔,继续实施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国家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从招生计划、录取政策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及农村地区生源倾斜,在2014-2016年连续三年采用视频面试和现场面试相结合减轻考生考试负担的基础上,2017年高校专项计划采用不再面试考核,改为设定分省计划,按高考成绩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最大程度减轻农村学生考试负担,有效地利用教育手段实现精准扶贫。在2017年高考录取时实现录取国家专项计划482人、高校专项计划174人,超额完成任务,连续4年高校专项计划录取人数达到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以上,同时通过自主招生吸引了一批学科特长突出、具有很强科研创新潜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进入哈工大。学校招生录取线连年攀升,生源质量持续提升,2017年,学校录取超当地一本线100分以上的理科考生共计3211人,占全部考生人数83.3%,超当地一本线150分以上1466人,占全部录取考生38%,录取平均分高出当地一本线100分、110分和120分以上的省份分别为26个、23个和21个,均创历史新高。2016年深圳校区面向全国12个省份首招本科生,2017年增加至16个省份,生源质量稳步提高。

五年来,毕业生就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学校坚持引导毕业生主动将自身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着力健全质量导向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将就业思想引导、就业能力培养、就业支持服务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激励毕业生将个人发展汇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勇于投身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建功立业,每年召开重点用人单位研讨会,主导和参与了C9、G7、东北五校、教育部直属工科院校就业联盟、组织和参加重点单位走访、就业指导研讨会、校企交流会60余次,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功举办三届“龙江名企专场招聘会”,与航天科工集团、成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8家单位和地方签署人才合作协议,与航天科工、中航工业、华为、中兴、京东、宝洁等公司共建14家校企俱乐部,建设了以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大学生职业能力拓展》、学校文化素质核心课程《职业生涯探索与规划》为代表的5门职业辅导选修课,拥有一支由19名国家人才测评师、35名全球职业规划师、25名大学生创业教育讲师、47名人社部认证生涯规划师、5名黑龙江省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专家、46名校外生涯导师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先后选派28名优秀辅导员到重点用人单位挂职锻炼,坚持开展“一对一”职业辅导咨询、大一新生全覆盖生涯启蒙讲座、Career讲坛、行业专家与学子面对面工作坊、求职训练营等活动,每年分学历编写下发《哈工大毕业生手册》,通过发放求职补贴,动态管理、个性化辅导,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等方式不断强化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持续实施就业促进计划,推进新版就业网实现招聘信息自主发布、宣讲会场地预订、大型招聘会会务管理、在线查阅接收简历、招聘信息智能推介、推荐表填写、生源审核、网上签约、统计分析等功能,以就业网、微信公众号等精准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新成效为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不断推动毕业生就业向更高质量发展。学校毕业生广受社会赞誉和用人单位好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在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毕业生总就业率接近95%,2014-2016年毕业生总就业率均超过96%。五年来,累计向航天和国防系统输送优秀毕业生9253人、向黑龙江省输送优秀毕业生4159人,学校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任惟入选基层就业大学生典型事迹,能源学院博士研究生万杰入选大学生创业人物典型事迹,14名教师被聘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人才引进顾问,2名教师被聘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引进人才顾问,8名教师被聘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人才引进顾问,学校获评中国航天科工公司重点人才基地、中关村人才特区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就业最受欢迎学校、360公司杰出贡献奖、宝洁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先后获得“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优秀组织奖”“黑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创业规划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大学生就业优秀组织高校”。

人才培养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