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并非老年人“专利”

28.12.2015  10:45

  我国2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逐步上升,35~44岁人群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专利吗?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我国2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逐步上升,特别是35~44岁人群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保持正常体重、每天运动30分钟、保持乐观心态、戒烟少酒。此外,必须要控制好三种疾病,一是高血压,二是高血脂,三是糖尿病。

  35~44岁人群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出血性、缺血性脑卒中等。

  “很多人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心脑血管疾病,其实不然,心脑血管疾病同样也会‘光顾’年轻人。”我国45岁以下人群的卒中发病率是7~15/100000/年,不仅有出血脑卒中,也有缺血脑卒中。而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国内一项针对2359例的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显示,18~45岁青年卒中占卒中住院人数的9.77%,缺血性卒中为63.6%,男女比例为2.63:1。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监测信息平台显示,2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逐步上升,特别是35~44岁人群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国内有关冠心病的研究显示,年龄小于40岁的年轻冠心病患者,平均约占所有冠心病患者的4.3%。”

  预防:正常体重+运动+乐观+戒烟少酒

  决定一个人的健康的因素,父母遗传因素占15%,气候地理条件占7%,社会条件占10%,医师占8%,个人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因素占比最重,高达60%。

  “也就是说,有六成健康因素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最重要,即及早发现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控制,预防发生心脑血管病。对于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病的人群,只能采取二级预防,也就是采取措施预防复发。

  高龄、性别、种族、气候、卒中家族史等因素都是心脑血管疾病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等,都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所以,在个人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上,一定要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因素。

  首先,要保持正常体重。高聪介绍,理想的体重指数(即BMI)是22。BMI=体重(kg)/身高2(m2),如果男性BMI≥27、女性BMI≥26,各种疾病的风险都会增高。肥胖包括向心性肥胖和内脏脂肪肥胖。向心性肥胖从外形就可以看出来,即腰/臀围比值大,内脏脂肪肥胖,可能是四肢比较细,但腹部/大腿部皮下脂肪厚度比值大,导致器官周围堆积了大量脂肪。“无论哪种肥胖,都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很多肥胖的高血压病人,一控制了体重,不用吃药,血压就降下来了。

  其次,要保持规律的体力活动。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是青中年还是老年,经常性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均可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保持健康,需要至少每天30分钟的运动。”而且,最好每周能保持五次运动。

编辑:高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