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新风沐冰城——哈尔滨市志愿服务工作综述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在哈尔滨,这个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
有数据显示,目前,哈尔滨市注册志愿者104万,占全市建成区人口38.3%;志愿服务动员率、参与率分别达到41.22%和66%;人均志愿服务时间30.5小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围绕打造“志愿之城”,哈尔滨市积极探索品牌化引领、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等工作机制,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坚实地托起了冰城人民的精神高地和文明家园。
“有困难您找我。”65支雷锋志愿服务队引领冰城志愿服务风尚
“有什么我能帮到您吗?”在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市民只要对贴有雷锋画像的车辆招招手,司机师傅就会马上停车,热情地这样询问。
作为全国首个创建“雷锋车队”的城市,目前,“雷锋车队”这个品牌已经在哈创立了16年,规模也由一台“雷锋号”发展到现在的300台志愿服务车、拥有志愿者8572人。已免费接送困难病残人员68942人次,累计志愿服务15万余小时,为百姓做好事27000余件,拾金不昧763万余元……
在道外区,还有一个市民耳熟能详的学雷锋“名人”——洪润浩。为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好书,10年前,他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汇聚起10所高校58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辅导功课、为农村留守儿童捐资助学,十年如一日。通过他们的辅导,先后有143名农民工子女迈进国家重点大学的校门。
如今,像这样的雷锋志愿者服务团队,哈尔滨市已组建了65支,其中,以“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等为品牌、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一直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企业社区以及各行各业。
在这些品牌服务队的引领带动下,哈尔滨市志愿服务工作呈现出“七星共明与群星灿烂”的良好态势,注册登记的志愿服务队已达到3500多支,成为推动城市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
10余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项目,500万群众受益
在香坊区乐松商业广场四楼,“甜蜜创客”项目刚一“上市”,就吸引了很多年轻大学生创客的目光。
这是一项志愿服务项目,旨在为大学生创客提供会议服务、艺术交流、文化沙龙、专业培训、政策咨询等创业孵化服务。目前,已有上百名大学生在这里开始了创业旅程。
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发展实际,创新志愿服务领域和载体,将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机整合,这只是哈尔滨创新志愿服务项目内容之一。
为使志愿服务项目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难题,目前,全市已组织开展了志愿服务项目征集活动,有500余个项目最终被吸纳进全市志愿服务项目库,其中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还将得到一定资金奖励,更好地发展壮大。
同时,围绕困难群众帮扶、环境保护、公共秩序引导等20余个类别,哈尔滨还重点打造了以关爱易走失老人为主要对象的“爱心手环”项目、以规范公共秩序为目标的“文明出行在地铁”项目、 “青春伴夕阳”、“蒲公英课堂”等123个志愿服务项目。
10年创城期间,累计有10万余名志愿者参与到项目运作中,志愿服务时长达到300万小时,服务群众近500万人次。
志愿服务专业化个性化,哈尔滨风尚蔚然成风
“以往的志愿服务是简单的捡拾垃圾、清除小广告,更多靠的是个人爱心。现在不同了,要强调专业化、个性化。”作为一名有着10余年服务经验的志愿者,王铁男这样说。
近年来,以专业化服务为目标,哈尔滨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技术含量,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分众化的需求。
全市依托市级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区级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围绕应急救护、防火减灾、心理健康、交通引导、法律普及等方面,定期面向不同层次志愿者进行培训,年开展各类培训1000余场,培训志愿者30余万人次,使每名志愿者至少具备一项专项技能。
今年冰雪节期间,又组织开展了“中国·哈尔滨志愿服务高峰论坛”,邀请美国、韩国、加拿大等国际志愿者来哈尔滨市交流研讨,有效促进提升了哈尔滨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从关爱“自闭症”患儿活动,到 “关爱抗战老兵”系列活动;从组建825支医疗、科技、环保、教育等高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到组织 “送欢乐下村屯”、“志愿光明行”等志愿服务活动;从围绕提升市民素质,开展“科技大篷车”、“千名律师进村屯”等志愿服务活动,到医疗卫生志愿者远赴俄罗斯,为700多名二战老兵及其家属提供中医治疗志愿服务……
据统计,哈尔滨每年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近10万场次,服务群众300余万人次。哈尔滨市法律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全国“四个100”优秀志愿服务组织,雷锋车队志愿者开展的“绿色生命通道”活动,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宣传报道。
在“志愿之城”的建设中,更多人加入到向上、向善、向美的队伍中来,守望相助、彼此温暖、崇尚英雄、追求正义的“哈尔滨风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