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

04.02.2015  14:17

 

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时,就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出了重要批示,提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民族工作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我们把认真学习好、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我省民族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及时向全省民族工作战线的同志和少数民族群众传达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省民族工作战线的同志们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厚爱,既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确立了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也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于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少数民族群众在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时纷纷表示,总书记的讲话让大家欢欣鼓舞,备受激励,充分感受到党中央和总书记对少数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的关怀温暖。多年以来,正是党的民族好政策,才真正使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真正让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等众多人口较少民族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没有让一个少数民族在发展中掉队,让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在龙江大地上开满团结之花、结满胜利之果,让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稳如磐石、坚不可摧。 1月31日,黑龙江省民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认真学习讨论了总书记重要讲话,大家一致认为,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边疆省份,近年来,我省民族地区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从我省来看,民族地区存在的主要矛盾还是发展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 受资源禀赋和实施“兴边富民”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省民族地区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状态,表现为边境地区民族乡发展较快,而内陆民族乡发展相对滞后。从人均收入水平来看,我省边境地区民族乡的人均收入比内陆民族乡农村人均收入高出12%,有近一半的内陆民族乡农村人均收入低于全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从财力支出水平比较看,边境地区民族乡人均财政支出110元,而内陆民族乡仅为40元,是边境地区的36.3%。如何缩小边境地区和内陆地区差距,解决发展的不平衡性,让全体少数民族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重要任务。 二是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尚待完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对不高。 受各方面条件的影响,我省民族地区特别是偏远民族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基础设施亟待加快建设,民族学校缺编严重,缺少双语教学教师,缺少师资来源。乡级文化站普遍缺乏专业人才,缺少培养渠道、经费以及可供开展文化活动的设施和器材。同时,民族地区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特别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部分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文化濒于失传。 三是缺少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从目前来看,我省民族地区各类专业人才匮乏,已经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掣肘。同时,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滞后,民族干部培养出现断层现象。民族基层工作机构力量薄弱,民族工作干部人数少、经费无的现象突出,民族工作的开展受到很大影响和制约。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今后在工作中不断加以解决。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今后我省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四个全面”引领各项工作,紧紧把握发展这把“总钥匙”,顺应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美好期待,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坚定不移地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 一是要搞好顶层设计。 深刻学习领会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筹备开好省委民族工作会议,正确分析和准确把握民族工作的重大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做好顶层设计,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我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政策支持力度。 二是切实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水平。 推进民族地区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在产业项目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变支持民族地区的发展方式由“输血”功能为“造血”功能,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 三是着力改善少数民族民生事业。 把改善少数民族民生社会事业作为工作重点方向,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事业,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要保住基本、兜住底线、促进社会公平,不断增加群众福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源泉。 四是发展时要注重不同民族的特殊性。 把握发展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关系,辩证看待民族之间的差异和特殊性,尊重民族特点,把握民族差异,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增强政策实施的普惠性和针对性,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真正惠及少数民族群众,让党的民族政策更加深入人心,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加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