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连续两年谈政府削权:忍痛也得下刀

16.03.2015  12:17

  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是中国经济的“风口”、大众创业是“高手在民间,破茧就可以成蝶”、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过程中,李克强总理共回答了来自中外记者的17次提问,他妙语连珠,网络热词热句信手拈来,让现场近九百个记者大呼精彩。

  3月15日,今年两会的最后一天,北京艳阳高照,蔚蓝色天空下的人民大会堂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早上10点半,素有人民大会堂“第一厅”之称的金色大厅,李克强总理徐步走出,刚参加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的总理毫无疲态,他神采奕奕地向记者们挥手问好。

  不出意料,李克强再次被问到了政府自身改革的话题。

  一位记者问道,总理多次提过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改革,过程可能会很疼,中国经济在放缓的今天,您会继续保持这样的决心吗?您认为中国经济会不会继续放缓?未来会不会更疼?

  “确实很疼,而且在加深,面还会扩大。”李克强一边说一边点头,回答道,因为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我就知道,今年中国政府还得继续自我削权。”这时,坐在记者旁边的一个外媒同行自言自语道,“简政放权无愧是本届政府的改革抓手。”

  确实,这个话题在去年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也有提及,当时他说:“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你放权,有些人的权就少了。放宽市场准入,增强市场竞争力,现有的一些企业就会感到压力。但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

  而今年的记者会再度谈起这个话题,李克强继续坚定不移,他说,简政放权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也可以用它去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去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就业不减反增,简政放权起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本届政府两年内下很大力气,完成了当初提出的五年内砍掉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后,每天就有上万家企业登记,比上年增加了50%。可见活力来自民间,而简政放权的减法可以为应对经济放缓产生支撑的力量。

  “人们不是常说,穿鞋要合脚,施政也要利民惠民。”说到这时,李克强不自觉地挥动右手,以示强调。

  说到简政放权,总免不了要提到当前正在进行的反腐败工作,这也是媒体抛给总理的下一个问题。

  5日,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及,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15日,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

  李克强说,党和政府一贯坚持反腐倡廉的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惩。一些所谓位高权重的人被依法调查和处理,成效是明显的,人民群众也是拥护的。

  “推进制度反腐和标本兼治是一致的。”接下来几分钟,李克强列出了今后反腐工作的三大重点,首先是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谁都不能在法外用权。二是要推进体制改革。比如简政放权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坚决打掉寻租空间,铲除腐败土壤,因为很多腐败分子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寻租。三是要加强监督和教育。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受到社会的监督,公职人员要提高自律意识,以权谋公而不能谋私。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既要惩治乱作为,也反对不作为,庸政懒政是不允许的。”李克强声音稍显沙哑,但目光如炬说:“门好进了、脸好看了,就是不办事,这是为官不为啊,必须严肃问责。”

编辑: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