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成功引进俄罗斯液化气解决当地燃气紧张

11.07.2014  11:23

  黑龙江新闻网讯(德健宇白雪松孙丹)日前,一辆载有10.23吨俄罗斯液化石油气的罐车通过俄波尔塔夫卡口岸进入东宁。这标志着我省公路口岸进口石油液化气首发通关成功,也标志着东宁辟建危化品专业口岸进入试运营阶段。

  首车俄罗斯液化气从东宁口岸成功入境,不仅增加了东宁口岸的进出口产品,解决牡丹江地区燃气紧张的局面,而且还提升了东宁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档次,为东宁口岸建设成黑龙江省第一个危化品专业口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开辟一条新的中俄能源通道迈出了扎实一步。

  据了解,中俄能源新通道——中俄东宁危化品专业口岸项目,是“哈牡绥东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结合部上的一个重大能源化工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可进出口石油、液化气、酸、碱、醇等化工原料3000万吨,增加贸易额270亿元,仅换装费用即可达15亿元左右。同时,该项目对东宁口岸的铁路、公路发展及管道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起到拉动效应,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利用进口石油液化气及化工原料进行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甲醇、二甲醚、丁醇、化肥等产品及下游产品的深加工,对“哈牡绥东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贸易加工区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成为继大庆之后,我省又一重大石化基地和危化产品集散基地。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中俄企业双方已签订一年引进液化石油气供气合同,共引进俄罗斯液化石油气3.6万吨,约定从8月1日起,每天从东宁口岸进口俄液化石油气约100吨。

编辑: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