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粮食生产再夺大丰收 实现“十一连增”

13.11.2014  11:58

  黑龙江新闻网讯(记者 张桂英)寒风渐起,秋粮归仓,伴随秋收的结束,龙江大地传来大丰收的喜讯——记者从省农委获悉,得益于总体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今年我省粮食生产夺得特大丰收,总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十一连增”。目前,全省秋收生产已经结束,各种粮食作物结实率高、成熟度好,粮食品质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水稻、玉米、大豆普遍在国家标准三等粮以上,一、二等粮比例高,实现了丰产丰收。

  2010年,我省粮食总产量实现1002.6亿斤,首次登上千亿斤台阶。2011年,我省粮食总产1114.1亿斤,首次超过河南省成为全国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双第一的省份。2012年,粮食总产量1152.3亿斤。2013年,粮食总产量1200.8亿斤,首次登上1200亿斤台阶。今年粮食生产是在去年高起点基础上展开的,进一步增产难度加大。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特别是通过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向深化改革要生产力、要综合效益。同时,在农业生产各个关键时期都派出农业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各市(地)、县(市、区),推动各项生产措施落实,有力保证了农业生产健康有序开展。为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我省在保持原有惠农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在农业科技创新、新品种培育研发、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并整合资金4亿多元,支持农村新建水稻育秧大棚2.67万栋、智能化催芽基地200个,有效提高水稻标准化生产水平。

  依托大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农垦大机械力量,全省在整地、播种、收获等粮食生产关键时节,以机械化作业带动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为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全省在去秋完成整地面积13322万亩的基础上,今春又完成标准化春整地8765多万亩,为适时播种创造了适宜的土壤条件。经连续投入,全省农村水稻插秧机总数已达到15.1万台,使水稻插秧基本实现由人工向机械快速标准化作业转变,插秧效率大幅提高,保证了秧苗全部插在高产期。

  据介绍,今年全省把提升质量标准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强化科技支撑,切实做到精种细管,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新建的84.6万栋育秧大棚和1023个智能化浸种车间,使水稻催芽育苗质量大幅提升,实现了提早扣棚、智能催芽、培育壮秧,使得水稻秧苗素质为近年来最好,为水稻增产立下汗马功劳。为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省政府拨付6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稻瘟病、玉米螟、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全省累计防控稻瘟病9095万亩次,防控玉米螟、马铃薯晚疫病3057万亩次,有效保障了全省粮食生产安全。全省农村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2亿元,进行增施肥促早熟防病虫面积6000多万亩(次),加快了作物生育进程,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