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太回迁户口节外生枝 “黑户”30余载全然不知
见到记者,64岁的朱玉芳委屈地哭了,从山东老家嫁到杏树岗镇宏伟村40年,大儿子整整40岁,大孙子都16岁了,自己却成了“黑户”,不仅办不了新农合,八成死了都没法火化。
提到跑了几年的户口,朱玉芳老人哭了。
没迁户口过得幸福快乐
朱玉芳,山东泰安市文口镇孙家庙村人,今年64岁,1977年嫁到大庆。
当时朱玉芳来大庆结婚时,压根儿就没想到把户口迁过来,她是在山东办理了结婚登记后,将户籍留在山东老家,直接与丈夫回到了大庆。到大庆后,日子过得倒也安稳,由于丈夫是大庆市农业户口,孩子出生后也跟着父亲上了户口。那个年代的农村,一切福利都是按照人头计算的,户口这个红本本,似乎对朱玉芳来说没有什么作用。分地,有朱玉芳的;分粮食,有朱玉芳的,只是按计划供应的布票、肥皂之类的供给没有朱玉芳的份儿。
这些,朱玉芳都没计较,不缺吃穿,日子过得倒也幸福快乐。一晃,30多年过去,朱玉芳由一个小媳妇,慢慢变成了老太婆,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各种疾病纷纷到来。
近几年,每年她都要住上几次院,住一次几千元就没了,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的确有些承受不了。政府有了好政策,为农民提供新农合医疗保险,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可这些,对朱玉芳却没起到丝毫作用,因为,她没有本市户口。
回山东迁户口节外生枝
为了办医疗保险,朱玉芳想回山东老家,将户口迁到大庆来,却出现了节外生枝的事情。她回到山东老家公安部门说明情况。警方回复她当地根本没她的户籍记载,并且以前的户籍警察都已经退休,没人能证明此事。山东警方的回复仿佛当头一棒,打得朱玉芳有点蒙圈了。
还令朱玉芳意外的是,几次的人口普查也将她遗漏了。“户口当时与我父母在一起,后来父母去世后落在弟弟家,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朱玉芳觉得委屈。朱玉芳开始找证据。村里、邻居、亲属,该找的都找了,他们也都能证明朱玉芳曾是有户口的人。
有人出主意:“当时领结婚证时候不是得用户口吗?到民政局再查一下。”在朱玉芳眼里,结婚证的作用还不如那个红本本呢,早就不记得扔到哪儿去了。
到当地民政部门一查,由于1977年还没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也查不到朱玉芳登记的存档资料。几年来,朱玉芳为了户口不停奔波于山东与大庆之间。一遍遍地开证明,一遍遍地被驳回,直至最后,朱玉芳将能够证明自己有户口的材料找齐了。“当时我的户口在弟弟那儿,因为我走后还要交种地的提留费用和公粮,弟弟为少花点钱,在人口普查时候也没说我户口的事,几次普查就把我给落下了。”朱玉芳告诉记者。
警方表示特事会特办
材料齐了,户口的事该有眉目了。这只是朱玉芳的“美好愿望”。她找到大庆警方,警方答复是按照规定应该由山东警方进行纠错,恢复朱玉芳的户籍后,再由山东迁出落户大庆。
朱玉芳跑到山东,山东警方却答复她:按照相关规定,在当地居住满15年以上就可以在当地直接落户,何必还要再折腾一遍呢?老实巴交的朱玉芳两口子没了主意,觉得双方说得都在理。“在山东人家说完了,我就没有话了,也不知道该咋办了。”朱玉芳的老伴宋少军搓着手对记者说。就这样,他们两口子每年都要跑上几趟山东,最终,户口的问题也没能解决。无奈,他们想到了媒体并寻求帮助。
红岗公安分局的领导听了记者的介绍后,马上进行核实。当得知朱玉芳各项手续齐全后,当即表示,马上向上级请示,在符合政策法规的情况下,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为朱玉芳落户,为百姓做件实事。看来,朱玉芳的户口有了指望,她再也不用担心入不上新农村合作医疗,更不用担心死后不能火化了。
编辑: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