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掰得“啪啪”响,伤不伤关节?

20.02.2016  18:54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苏训同

  相信不少人都曾把手指掰得“啪啪”地响,其实就是通过握拳、抓捏等方式导致手指关节发响。为的是体验手指掰响后的轻松感,有些人还养成了掰手指的习惯。长辈们常劝说,手指掰多了容易把关节掰“松了”。真的是这样吗?

   手指可掰响属正常现象

  掰手指能掰响就是“关节松了”吗?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苏训同表示,掰手指就是掌指或指间关节在突然屈曲或伸直的时候,发出清脆的爆裂样弹响。手指弹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正如突然扭转脖子出现声响一样。

  其实,正常关节之间叫做关节腔,关节腔里面有液体,起到保护、润滑的作用,并形成一个负压的环境。简单地说,掰手指这种生理性弹响是由于关节腔内的气泡破裂造成的。只要在正常力量和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内,正常的手指(非畸形的关节)掰得响或掰不响,这本身没有临床意义,也与力气、方式或疾病没什么关系。

   掰手指还对关节有好处

  常掰手指,会不会把关节掰松呢?苏训同说:“国外曾有研究指出,并没有证据表明掰手指这一行为会导致手关节炎。”理论上说,在掰手指关节弹响时,关节周围的毛细血管、末梢神经会受到刺激,从而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有助于解痉、消炎。此外,关节掰响后,关节的灵活性会增加,也有利于关节的活动。也就是说,掰手指这一行为本身不会损伤关节,还可能对关节有好处。

  苏训同强调,掰手指只是一种行为,或许是缓解压力、寻求刺激的方式(如抽烟、听音乐)。不排除个别人掰手指时用力过猛损伤关节周围韧带,从而引起关节疼痛、关节不稳和关节炎。因此,在掰手指时应适可而止,有时掰了但没有弹响的关节时切不可再使力蛮压,以免用力过猛,使关节的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造成损伤。(谢哲游华玲)

   

编辑:苏勇
省委第十二巡视组向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反馈专项巡视情况
按照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8月29日,卫生厅
巡视公告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卫生厅
关于变更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域名的通知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