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投身创业创新热潮全面振兴龙江
03.05.2016 12:33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体力量。黑龙江省总工会号召全省各级工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凝聚共识,引领职工群众投身到创业创新的实践中来。
推动创业创新必须摒除创业者、创新者是少数“天才式”人物的误区,必须改变“选运动员”的方式,要在全社会高扬创业创新精神,让广大职工群众投身创业创新的大潮。日前,黑龙江省总工会对三百名职工创业创新标兵进行表彰,可以说,他们都是普通的职工群众,有农民工,也有产业工人,有在岗职工,也有转岗工人。本报选择其中四个典型刊发,以此引领激励全省800万职工,准确把握新机遇、新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创业创新的内生动力,艰苦创业,积极创新,为龙江走出全面振兴的新路子作出不懈努力。刘晓明从农村穷小子到亿万富翁
刘晓明,80后,出生在绥化市明水县双兴乡东合村,一个偏僻、贫困的小村庄。七岁时,检查出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异,视力仅有0.06。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会越来越弱,直至失明。
无法治愈的眼疾和日益贫困的家境,使刘晓明看不到出路。他想扛起锄头,靠力气让一家人过上像样的日子,可到垄沟一看,竟分不清哪是草、哪是苗,务农的路也封死了。怎么办?刘晓明暗暗发誓:“我是穷人的儿子,但绝不做穷人的父亲!”背上行李,向邻居借了400块钱,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刘晓明南下到福建投奔一个远房叔叔。
初到福建,刘晓明几乎一无所有。接下来的经历,更让他的梦想肥皂泡一样一个个破灭。没有学历,身体残疾,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头半年,拼命地找工作,不断地被拒绝,没有一份工作坚持过一个月。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饱饭。
“命运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凭着黑土地给予的那份淳朴和韧劲,刘晓明找到了一份化妆品推销员的工作。当他鼓起勇气敲开第9家客户房门的时候,刚一介绍,女主人就说她没用过这个牌子,没等她说完,刘晓明赶紧把化妆品涂在脸上。也许是被刘晓明的真诚所打动,善良的女主人买下一盒化妆品,成就了刘晓明人生中第一单生意!
渐渐地,刘晓明掌握了一定的销售技巧。此后,又当过报刊发行员、呼叫中心话务员、保险公司业务员。他拿出钻劲儿,干一行悟一行。久经历练,刘晓明渐渐拥有了自信、勇气和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推销保单时,一位证券公司的老总看好了刘晓明,请他到公司工作。由此,刘晓明踏入飞速发展的金融行业,成为一位证券经纪人。
从事证券工作期间,刘晓明先后自学考取了证券发行与承销、基金发行与承销、证券分析等多项金融从业资质,为日后在金融和金融衍生品领域创业积淀了知识、管理经验和分析洞察能力。从一名普通的经纪人干到业务主任,又成为业务经理。繁忙工作之余,刘晓明雷打不动地坚持学习,用仅存的视力看完一本又一本书。视力越来越模糊,刘晓明开始摸索用耳朵学习。电子书、录音笔成了一刻也离不开的伙伴。
经过3年的摸爬滚打,刘晓明拿出打工积攒下来的10万块钱,创建了自己的证券资讯公司。租完办公场地,购置完简单的办公用品,刘晓明已经身无分文。四五个员工合用一台电脑,公司头三个月连工资都没发出来。坚持到第4个月,连接几笔大单,利润总共89.7万元。钱打过来那天,刘晓明把银行卡插到自动提款机上,查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才拨通电话,向父母报喜。就这样,刘晓明赚来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公司越做越大、越做越强,逐渐演变为遍布全国10余个大中城市的13家连锁公司。刘晓明组建的日月同辉集团迅速成长,扩展到金融衍生品、互联网科技、电子商务、汽车贸易、工业加工等五大领域,员工1600余人,积累固定线上用户100余万人。2015年,集团全年交易额达1.2万亿,纳税1亿多元。同年,日月同辉集团荣获“亚洲金融品牌500企业”、“亚洲最佳金融品牌创新奖”,刘晓明个人也获得了“亚洲金融品牌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2009年,刘晓明回到家乡明水创业。由于种种原因,初次创业以失败告终。但回报家乡的信念没有动摇,刘晓明二次返乡创业。这一次把目光聚焦到了互联网+绿色农业上,在明水县建立了中远商品交易中心仓储物流基地,在哈尔滨投资建立了黑龙江食无忧电子商务公司和黑龙江中远农产品交易中心以及电召货车项目,通过供给端改革和集团的三大电商平台,充分利用集团旗下数百万的客户资源,用C2B、B2C兼容的电子商务模式,整合上游优质农产品供应商,并运用集团成熟的媒体宣传渠道,在全国范围周期性地推介龙江绿色有机产品,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打造龙江绿色有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全省到全国的产供销一条龙产业供应链。公司还充分利用网上平台发挥跨境电商和对俄贸易优势,将龙江农产品送出国门。目前,中远农业商品和北国食无忧网各项业务预计年纳税额8000万元。
好风凭借力,创业正当时。投身在龙江振兴的大潮中,年轻的刘晓明充满了无穷的干劲。
李莉芬转岗女工转出千万元家政公司
从七台河煤矿的一名转岗女工,到带领大家创业成为一家固定资产1500万元家政公司的经理。李莉芬,这个朴实的女人,是如何实现人生的逆转的?
怀着好奇,记者在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后台,采访了她。
李莉芬和丈夫1997年双双转岗。突如其来的变故,无异于天塌了一样。几天几夜,夫妻俩吃不下、睡不着。可是,无论如何生活总得继续。李莉芬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刚开始,我在大街上摆地摊卖童装、卖袜子。为了能多赚点儿钱,2000年我卖了房子,又借了些钱兑了个美容院。本希望日子能够一天天好起来,可惜由于缺少经营经验,美容院不长时间就关门了,还欠了6万元外债。”恰在此时,父亲被确诊为肝癌晚期。李莉芬硬着头皮向同学借了700元钱,连夜赶往哈尔滨陪父亲治病。“回来后,家里连米都没了,真是揭不开锅了,妈妈含泪塞给我200元钱过日子。”李莉芬不禁嚎啕大哭:莉芬呀莉芬,你没钱给老父亲治病,又没钱养活自己,你就这样活下去吗?
绝境没有打倒李莉芬,反而激起了她更大的斗志,“好日子不是等来的、也不是靠来的,我还得干,不信闯不出一条路!”
2002年初,李莉芬28岁。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对家政服务业的需求也多了起来。干钟点工的人越来越多。这活儿我也能干。李莉芬花10元钱,印了2盒名片,和丈夫两人挨家挨户往人门缝里塞。很快有人找李莉芬了。第一个活儿是刷碗,李莉芬又顺手把厨房的其他活儿也给干了,客户非常满意,给了20元。手捧20元钱,李莉芬心里五味杂陈,更多的是激动,半小时就挣20元!只要肯付出,就不会饿死!
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干活。身边还有很多转岗姐妹没活儿干,为什么不一起呢?说干就干,李莉芬马上把转岗姐妹们组织起来,十个人,开始了马路一族的打工之旅。
起初,大家只能做简单的保洁、搬家、通下水等服务工作。随着服务质量的提高、信誉度的扩大,活越来越多。李莉芬开始对技能有所要求。她组织大家参加工会搞的免费技能培训班。有了技能,心里更加有底儿了。2002年11月,宏伟家政服务公司成立了。
2004年,李莉芬的宏伟公司抓住某小区动迁的机会,走家串户联系帮助搬家。不仅搬出了750户,还拿到了400多户的回迁订单。这份活干完了,公司又接了拆迁的活。但甲方提出必须在10天内完成10栋楼房的门窗拆卸任务,否则,分文不给。能干完吗?“对我们这样的一个小公司来说,机会难得,越是遇到困难,越要放手一搏!否则,没出路!”李莉芬咬咬牙签下合同。每天凌晨2点多她就赶到现场,晚上9点多钟最后一个离开。有时收工太晚累急眼了,干脆就在工地上凑合一宿。经过10天拼搏,任务完成了!
2006年,公司争取到了七台河市党政办公中心大楼的保洁资格。20余名员工齐上阵,大家起早贪黑,一天干10多个小时。就在这节骨眼上,李莉芬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浑身拿不成个儿。大家都劝她回家,李莉芬不走,这可是公司第一个保洁的大单啊。员工们捡个泡沫垫子,李莉芬就坐在上面陪着大家干,直到圆满交工。宏伟公司的实干精神感动了大楼的管理者,从2007年起,机关常年保洁和后勤服务交给了宏伟。如今,公司的保洁服务已经拓展到了40余家。
目前,宏伟公司服务领域拓展到机关保洁、小区物业、家庭服务、技能培训学校、体育场馆经营等5大类60多个项目,固定资产1500多万元,安置转岗职工800多人。公司开办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被全国总工会定为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小区物业管理被中国家庭服务协会授予“住宅区清洗保洁十大标兵企业”;2015年公司中标了市体育馆经营权,组建了全市最大的全民健身中心;同年10月在全市独家开展了OTO家政电商服务平台,受到市民欢迎。
公司不断改善员工的福利待遇,逐家走访慰问特困职工,还为社会公益事业献爱心、送温暖,累计捐助金额达到10多万元。为员工投保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以及意外伤害保险,每年达200多万元。
2013年李莉芬参加了北大进修班学习,邀请中央财大专家来七台河实地考察,为公司做出了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09年以来,李莉芬带领员工先后到杭州、济南、北京、哈尔滨等省内外知名家政企业学习交流。2013年公司被确定为国家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连续三年被授予“全国家庭服务千户企业”、全国清洗保洁十大标兵企业等荣誉。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品牌形象也不断提升。李莉芬个人也获得“省创业明星”、“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家政服务大有可为”,“家政服务要讲诚信、职业化”。李莉芬,一个普通的转岗再创业女工,不但改变了自己和周围姐妹们的命运,也为龙江发展做出了一份贡献。
白伟东高级技师的工匠精神
大兴安岭神州北极木业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白伟东,17岁初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30年来始终奋战在生产一线,先后获得国家专利24项,解决木结构生产设计难题30余项。今年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白伟东作为一名一线技术工人荣登国家科技奖励最高领奖台,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
“工作初期,我从事林业机械设备的组装、拆卸和维修,这让我对机械原理产生了痴迷,特别是对加工后的树木型材有着说不尽的喜爱。”
1996年,白伟东应聘到一家木业公司,负责维护当时最先进的集成材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这项工作需要丰富的电气一体化知识,而白伟东只是初中毕业。两个月,白伟东吃住在车间,闷头学习机械原理,研究配件情况,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不少兄弟单位的进口设备出现问题,都请白伟东去帮助解决。一时间,白伟东在大兴安岭和内蒙古林区名声大噪,以至于北京和大连的一些公司以10万年薪争相聘请。“以当时的收入来说,那真是天大的诱惑,但我舍不下兴安的青山绿水。”
就在大兴安岭,白伟东实现了从一个小木匠到大国工匠的成功蜕变。
1998年,一个日本客户来公司订购6.2米长的集成材,而公司的指接机不足4.2米。日本专家说:“你们中国人做不了这样的事情”,语气中满是蔑视。白伟东愤怒了,当即拍了胸脯,承诺3天拿出方案。消息不胫而走,引来一片讥讽和嘲笑。白伟东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有些后悔自己太鲁莽、太草率。“我只好默默地对自己说:白伟东你拼了吧!”72小时不眠不休,反复设计研究,最终,奇迹出现,成功了!
白伟东乘势而上,转而研究落叶松结构材的加工,并对设备进行改造,紧接着又申报了4项国家专利。
曾经有一段时间,白伟东的创新遇到瓶颈,研发停滞不前,总感觉力不从心。消沉、低迷,找不到前进的方向。通过反思,白伟东找到问题所在,那就是专业知识的匮乏。此后,他自学了《汽动与液压》、《机电一体化》、《林业起重输送机》等专业知识,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仅读书笔记就做了20余万字。2007年,白伟东考取了高级技师,通过自学,拿到大学本科证书。2011年,白伟东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课题——《落叶松结构结点设计研究与示范》项目,成为国家标准《结构用集成材》和《木结构设计规范》的参与修订者。
“慢慢地,我体会到,人活着,不能没有追求,要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了理论知识的补充,白伟东有了底气。“说实话,在内心深处,我非常仰慕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中华民族的基因里,从来就不缺少工匠精神。如何延续传承这种工匠精神,是我一生的追求和梦想。”
2013年,大兴安岭集团公司去日本考察直径300㎜空心木柱项目,日本同行们都说:“这个产品中国企业做不了。”白伟东的倔脾气又上来了,我就要把这件事情做好给你们看看!一开始白伟东和他的团队就选错了方向,而且越错越远,光是方案就推翻了20多次,始终没有攻克技术难关。正在迷茫时,助手不经意间的一句“以柔克刚”使白伟东豁然开朗,也使整个研发峰回路转。团队运用“柔性收缩”思维,通过半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制作出第一台空心木柱液压拼圆机,可以生产规格300-1200㎜以内任意直径和长度的空心木柱,填补了国内外同类型设备的空白,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历时7年,由白伟东独立主持完成的《异形承载木梁拼板制造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个项目共研发木构件加工设备25台套,尤其是采用指接技术、空心技术,可节约木材30%以上,填补了国际空白。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坚对此评价: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综合性、战略性和应用性,推动发展木结构产业,将有力助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有人认为,现在都进入工业4.0时代了,人能做到的,机器人也能做到,还需要工匠吗?还需要工匠精神吗?白伟东不以为然,“任何先进技术都是手臂的延伸,科技发展不能替代工匠勤劳智慧的双手。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既需要科学家、技术人员和大国工匠,更需要从容独立、执着专一、务实创新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才是中国创造的内在支撑和恒久动力。”
杜志江抢占机器人技术高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青年理应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杜志江牢记着总书记的话。
在哈工大求学期间,“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治学训诫给杜志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四年后,他成功地获得了机器人研究所的研究生保送资格,从此步入机器人研究的神圣殿堂。
杜志江的博士课题是为上海一家钢铁企业做自动清渣机器人。穿着厚厚的工作服,顶着炉旁的高温和不时飞溅出的钢花,进行现场调试,衣服常常是干了湿,湿了又干,沉积着厚厚的一层汗碱,厂区里粉尘又大,夹杂着铁屑,每天头发就像打了摩斯一样,走在路上引人侧目。最终的调试成功,不仅使杜志江获得博士学位,而且这项成果的应用,也使这家企业实现了300吨转炉不停炉清渣作业的新模式,每年可提高钢产量100多万吨!
杜志江尝到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成功所带来的双重喜悦。博士毕业后,许多同学选择了去IT企业或者大型国企,杜志江面临着继续钟爱的机器人研究还是出去赚钱养家的两难选择。这时候,蔡鹤皋院士说过的一句话“机器人技术是世界各国都抢占的技术高地,一定要把我们国家的机器人技术搞上去!”在杜志江的耳畔响起,也使他最终决定留下来,继续从事机器人事业。
“科学家的使命,既要探索学术前沿,也要注重将成果用于改善民生、推动社会进步。”杜志江一直身体力行,只要与民生相关的课题,不管难度有多高、经费有多少,他都乐意承担下来。2009年,他接到一个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煤矿探测机器人项目。第一次穿上矿工服,带上安全帽,配上矿灯,乘坐罐儿笼,下到地下几百米深的矿井,黑暗、潮湿、恐惧几乎让他窒息,带给了他无法想象的震撼。杜志江下定决心,一定要用所掌握的技术改善煤矿安全的探测条件。经过2年多的攻坚克难,上百次的实验,杜志江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技术壁垒。该项目由国家安全总局特批,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矿用安全标志证书”的机器人产品,并成功地实现了产业转化。
杜志江的下一个目标是医疗机器人。如果说机器人是制造业的皇冠,那么医疗机器人就是皇冠顶上的明珠。当时,发达国家的一款手术机器人拥有近1000项专利,进口这样一套设备需要2000多万元人民币,但是在国内此项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如何突出重围?别无选择,只能靠实干、靠创新!杜志江和学生们通宵达旦地查阅文献、构思方案、编写代码、操作实验,从最简单的“绕儿线轮”开始,逐项攻关。医疗机器人要求极高的精准性、可靠性,稍有闪失就会人命关天。为了验证系统的功能,尸体标本实验必不可少。杜志江和实验室的一位老师傅克服巨大的恐惧抬来一具具标本。经过6年、2000多个日夜的无数次计算、设计、讨论和修改,团队终于突破了核心技术,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手术机器人系统,通过了科技部的现场验收。2013年,第二代手术机器人系统被杜志江团队研制出来,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走在了国际前沿。杜志江兴奋得睡不着觉,“我要早日实现成果转化,让中国的普通百姓也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杜志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殷殷嘱托:“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作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走出校园去找市场远比在实验室中推导公式要难得多。可如果让科研成果躺在实验室里睡大觉,那所有的付出就会一文不值!”杜志江尝试着找医疗器械厂商推广技术,但由于技术门槛过高,很多厂商望而却步。没办法,杜志江自筹资金开始了产业转化的艰辛之路。天道酬勤,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手术机器人成果转化现在已经进入快车道。杜志江期盼着,自己研制的医疗机器人能早日像电影里的“大白”一样,温馨地陪伴在患者的身旁。
多年来,杜志江主持和参加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科技支撑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授权和受理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尤其值得欣慰的是,科研成果基本都实现了应用和产业转化,国内首台套165Kg负载点焊机器人也成功地在国内最大的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进行批量生产,被载入了“中国企业创新纪录”,累计实现产值过亿元。
杜志江十分感谢成长在这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时代。“我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航天精神,继续机器人研究事业。”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厅
03.05.2016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