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国际秘密交通线
新华社哈尔滨8月24日电题:抗联国际秘密交通线
新华社记者谢良、 邹大鹏 、孙仁斌
艰苦卓绝坚持抗战长达14年的东北抗日武装,并未断绝与外界的联系,通过一条条秘密的国际交通线,中国共产党的指示、文件源源不断地送达东北各地抗日部队和党的基层组织,指导着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在原中共吉东省委秘书处所在地、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林口县,有一处原侵华日军的兵营指挥部,80多年过去了,这里的战壕和断垣残壁显得破败荒凉,游人偶尔还能找到日军射击留下的废弹壳。
从事多年东北抗联研究的林口县原政协主席于春芳介绍,从这里,于化南等英烈以智慧与顽强,跨越林海雪原,穿过日军的封锁向东行抵达密山,与中共驻苏联代表团取得联系。
黑龙江省委党史办宣传处处长张洪兴介绍,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东北抗战时期,密山方面建立了三条国际交通线,即穆棱县桦木林子区域第21号中苏界碑、绥芬河北沟、密山二人班。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些开辟在中苏边境上的红色秘密交通线,把中共的各种文件、共产国际的指示及中共派往苏联学习培训的干部秘密送达目的地,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密切联系党的不可或缺的“通道”。
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的《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的任务》,即“一二六指示信”,明确提出了在东北建立反日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标志党在东北策略方针的重大转变。
东北党组织根据“一二六指示信”等精神,主动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收编和改造义勇军,到1933年底,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各地游击队已发展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1933年9月,杨靖宇、李红光等领导的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第一师。
据张洪兴介绍,“一二六指示信”是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杨松(化名吴平)通过绥芬河交通站送入东北的。
绥芬河,满语,意为“锥子”。因蜿蜒穿行于老爷岭的丛山密林之间,颇似锥子而得名。战争的艰苦卓绝,注定给这座边城烙上红色的印记。
1933年7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杨松从海参崴进入绥芬河,任驻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指导吉东地区工作。此后又奉命成立吉东特委,担任特委书记。
据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共黑龙江历史》,1935年“六三指示信”和“八一宣言”等重要文件,很多都是通过当时的地下交通站,送到东北各地省委、特委及各军、各县党团组织的。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日烽火愈演愈烈,东北反日统一战线不断延伸和扩大。1936年2月起,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及其他抗日武装先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共计11个军。
伴随着蜿蜒的中东铁路伸展开来,绥芬河由此成为红色秘密交通线的重要节点。今天的绥芬河,已是一座声名远播的“国境商都”,对俄贸易额最高时占全国近十分之一。
今年5月,绥芬河旅游协会会长李百波携百人团赴海参崴参观“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并看望二战老兵。一位老兵激动地说,绥芬河有一个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他们每年都去扫墓……
如今,中俄经贸文化交流通道日益开放。黑龙江提出的“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纳入国家战略。东北三省正积极谋划与俄罗斯远东地区陆海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昔日的红色秘密交通线,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正担当起更加广泛的交流通道角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