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民生服务工作室里的司法温度
“真是把服务做到了我们心里,天虽冷但心里暖和。”1月16日,吕某走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法院王岗人民法庭,法院工作人员正在擦拭着服务民生工作室标牌,光可鉴人、不蒙灰尘。
当天,吕某到市集购置年货,顺路到王岗法庭找刘玉堃法官。“被告还差100元钱没有给。”刘玉堃调取了卷宗,认真地与吕某核算,给被告打去了电话。
吕某时不时地看一下刘玉堃办公桌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打这场官司,我与民法典结缘,民法典给了我公正。法庭是我们老百姓可托付之处。”吕某说,差这100元钱,她可以不要,但民法典告诉她必须要个理,让纠纷画上圆满句号,拔掉扎在心里的刺。
吕某向记者介绍起了诉讼经过。2021年10月15日,吕某的儿子被外卖骑手撞伤致右腿髌骨骨折。骑手留下一句“与我没有关系”就离开了。吕某为孩子住院治疗花了医药费6000多元钱,几番联系未获赔偿后,于2022年8月走进了王岗法庭。这是她第一次打官司,心里十分忐忑。
“一见到吕某,她眼圈红红的,说话也哽咽。”刘玉堃说,吕某不能准确表达诉求,他就将民法典及司法解释拿出来,翻到赔偿标准内容,一一进行法律释明,帮助吕某确定了合理诉求。经公安机关鉴定,骑手未避让行人存在过错,负主要责任。几天后吕某拿到了胜诉判决书,很快,外卖公司和保险公司相继按判决履行。
吕某就此结缘民法典,亲友有纠纷,她热心地指点他们找民法典,那里有公正。
近年来,哈西地区经济发展很快,商户多了起来,外卖骑手撞人事件也随之增多,但起诉的赔偿标的额不高,受害方不愿意聘请律师诉讼,又不懂赔偿标准。双方在赔偿上难以达成一致,影响了办案。南岗区法院西地区发生的与交通事故有关的侵权类案件,确定由王岗法庭集中受理管辖,刘玉堃受命组建审判团队,精心研究办案方法,集约、高效审理。刘玉堃观察到,民法典更容易让当事人相信公正,就把民法典摆在工作案头、揣在办案包里,成为定分止争的宝书。“小案件关系大民生。我在释法上多点热心、细心、耐心,让老百姓感受到法律公正就在这里。�
记者顺着窗户向外望去,楼房林立。“这几年哈西新建楼盘多,物业、供暖等纠纷也在增多,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我们在工作室里又组建了物业调解团队,以类案示范带动同类纠纷化解,有效防止群体性纠纷发生。”王岗法庭负责人王兰说。
小法庭推动社会大治理。组建物业调解团队,服务民生工作室里又多了一项暖心举措,让老百姓不但住上新楼,还住上暖心楼。冬日暖阳下的哈尔滨,一件件民生小案传递着满满的司法温度。
采访手记
民生服务为民生
法律的公平正义不仅是落下法槌的一瞬间,更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获得实现和满足的那一刻。
面对涉民生案件,要合理,要有力,老百姓才能心安。王岗法庭里有个“民生服务工作室”,吕某的案件就发生在这个工作室。工作室自2021年3月成立以来,实实在在地帮助百姓解决民生问题,审理了3810件道路交通、金融纠纷、物业纠纷等民生案件。
王岗法庭所在辖区,由于外卖行业日趋兴盛,骑手撞人事件频频发生。但大多数当事人觉得赔偿金额少没必要请律师。接待有这样困难的当事人,“民生服务工作室”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有法律认识困难提供到位诉讼指导,引导当事人顺利启动司法程序,实现法律救济目的。“没有这个过程,当事人很难打赢官司。”刘玉堃深有体会。他说,吕某的案件并不是个案,面对缺乏法律常识的当事人,法官只有细节做到位了,当事人才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工作室名副其实,民生服务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