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报道我校人才培养的探索创新
哈工大报讯(王计/文)7月7日,《光明日报》以《这里的学生能把梦想做上天——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人才培养的探索》为题对我校人才培养的探索创新进行报道。
报道原文如下:
这里的学生能把梦想做上天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人才培养的探索6月的哈尔滨,丁香花盛放,满城飘香。而在遥远的太空,也有夺目绽放的“紫丁香”。
不久前,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团队自主研制的卫星“紫丁香一号”从国际空间站释放,开始运行工作。据悉,这是该学生团队研制的第二颗卫星。2015年9月20日“紫丁香二号”成功发射,是我国首颗由高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的微纳卫星,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纳卫星研发团队,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4周岁的90后学子,缘何能在大学的象牙塔里把梦想做上天?
“学校多学科、多专业、大航天、大协作的发展理念,在工程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哈工大学子逐梦星空。”校长周玉说。
一支混搭的梦之队
“我们是一支由各学科混搭的梦之队。”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纳卫星研发团队负责人韦明川这样形容自己的团队。团队以卫星技术研究所为依托,凝聚了学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8个学科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0多人。
“卫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测控、电源、姿态控制、星务管理、结构与热控等分系统互相配合,协作攻关。”韦明川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一次测试中,我们发现卫星的天线在真空低温条件下难以展开,如果天线展开失败,卫星将无法和地面通信,即便卫星发射成功也毫无意义。当天线组的同学一筹莫展时,结构组更换了捆绑天线的材料并优化了捆绑方式,测控组对PCB板的内部铺铜方案提出改进,电源组对展开天线的通电时间进行了优化。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终于成功了。”
在校长助理、航天学院院长曹喜滨看来,这种混搭的成功,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几十年一直秉承多学科、多专业、大航天、大协作的办学发展理念。
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工程系到中国第一所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航天学院,今天的哈工大已经形成了多个学院、多个学科相互融合、共同服务航天事业的“大航天”格局。
2004年4月,由哈工大牵头研制的“试验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高校自主研制小卫星的先河。此后,学校牵头研制的六颗小卫星相继顺利升空,创下了“七战七捷”的战绩。
一种科研精神的传承
吴凡在本科二年级就加入了研发团队。“开始以为,只是帮老师查查资料做些调研工作,当老师让我拿出设计方案时,我都蒙了,我专业课还没学完呢。”吴凡说。
团队中像吴凡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在卫星研制过程中,面对模棱两可的基本概念,毫无头绪的工程实验,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生疏的知识迅速谙熟成为能灵活运用的理论,然后再将理论付诸实际,对他们而言,难度可想而知。“查资料、读文献,在实验室通宵作战反复钻研和琢磨,几乎成了团队的家常便饭。”吴凡说。
“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们的前辈们、老师们以前的实验条件更差,困难更多,但他们总是迎难而上。黄文虎院士是我国最早提出并推动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研究最早就是在山区的小电厂里开始的。”团队成员苗悦说。
花开花落,周而复始。哈工大航天人历经一代又一代,微纳卫星研发团队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时代在变,但规格不变;人员在变,但精神永存。
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探索创新
参与紫丁香系列卫星的研究让哈工大学生胡超然感受最深的是自由。“在团队中,我们可以提出任何设想,老师只给我们提意见,从不给我们具体解决方案,也不会束缚我们的想法。”胡超然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直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如今,中国作为航天大国急需创新型人才,学校支持学生自主设计、研制、管控卫星。创新,不仅是科研攻关上的创新,更有学校在教学方法、管理模式、人才培养上的探索。”曹喜滨院长说,“我们想打破过去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方式和固化思维模式,不局限于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而是以学生为主,鼓励他们独立的科研能力及自主思维,培养学生的科研自信和创想能力。现在看来,初见成效。”
据了解,为加快创新型航天人才培养,学校规划成立了全国首个学生纳卫星创新工场,又投入800万元经费用于支持学生购买科研设备,鼓励学生进行与卫星任务相关器件、单机、部件、系统、整星等各个不同层次的创新与实践。
“创新不是个人的想象,是团队共同的创造。我们想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作为国际交流合作的窗口,面向世界,吸引国内外高校学生参与其中。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有科学家潜质的工程师。”曹喜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