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报道我校深圳校区人才培养特色做法

23.12.2019  22:51

12月18日,《光明日报》以《培养学以致用的理工科人才》为题,对我校深圳校区人才培养的特色做法进行报道。原文如下。

培养学以致用的理工科人才

作者: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8日  08版)

自主研发的高压大功率卫星电源控制器(PCU),让我国的大卫星有了国产“心脏”,实现了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历经6年研发的仿生扑翼飞行器,各项技术指标达世界先进……

这些成果,都源自一所“年轻”的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工大(深圳)的前身为始建于2002年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17年来,学校缘何能产生这么多前沿科技成果?创新、务实正是这一问题的答案。

卫星电源控制器是航天器的‘心脏’,直接影响航天器在轨可靠性和安全性。一颗价值高昂的卫星,一旦失去了‘心跳’,将会影响用户好几年的市值。”哈工大(深圳)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中心主任张东来说。

而高压大功率PCU属于国外封锁技术,此前我国一直长期依赖进口,是“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为此,在航天科技集团的支持下,张东来率领团队发起了技术冲锋。

由于太空辐照、单粒子等空间环境的复杂性,这项技术难就难在卫星在轨不可维修,其可靠性和稳定裕度要求非常高,设计仿真和研制之后的结果必须是高度吻合的。”张东来说。

通过在基础研究上下功夫,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拓扑结构,使功率密度显著提高,超越了境外同类产品,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实现了核心技术全部自主可控。如今,该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北斗导航、实践十三号等20多颗卫星,在轨运行效果良好。

同时,哈工大(深圳)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还为我国航天工业部门输送了20余位博士毕业生,他们先后成为航天工业或电力电子行业技术骨干。

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立足国家和深圳当地需求、有的放矢地调整和凝练学科方向,推动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哈工大(深圳)党委书记吴德林说。

相对于旋翼无人机、固定翼飞行器等常见飞行器,扑翼飞行器在我国的研发一直较少。2019年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40只栩栩如生飞翔在舞台上空的五彩“凤凰”,正是全国翼展最大、飞行时间最长、负载能力最强的仿生扑翼飞行器。

2012年我偶然间看到一则新闻报道,美国打造的高仿真‘机器乌鸦’已研制成功,自重较轻,不易被发现,能够完成高难度飞行动作。”哈工大(深圳)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徐文福说,扑翼飞行器载荷比大,利用气流环境可以飞得更远,在环境探测等领域有着很广的应用前景。

从那时起,徐文福就下定决心要做出国际水平的飞行器。经过6年多的辛勤研发,消耗了近千只飞行器,终于研制出了能飞40分钟、500多米高的扑翼飞行器。

这一成果的诞生,不仅有徐文福领衔的技术攻关,也归功于学校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其建立了一支“给力”的团队。

平时,徐教授每周都会给本科生上课,还会带我们在项目中学习。例如这次完成‘凤凰’的任务,我们飞鸟组的学生会实地调研企业,直接与劳务公司沟通,培训工人,并分配工人进行部件制作;让学校的学生志愿者来参与样机组装、测试及飞行操控训练。”机械学科2015级博士生潘尔振说,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实操能力也大大提升了。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我们在学科设置上和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上下功夫。一方面建设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结构契合的‘新工科’,来满足深圳乃至大湾区对高素质理工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学业导师制、项目式学习、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培养动手能力强、能学以致用的理工科人才。”吴德林说。

截至目前,哈工大(深圳)已累计培养了140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生留深率达52%;历届毕业生创办企业达58家,其中91%为创新型企业或研究院,为科技创新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原文链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9-12/18/nw.D110000gmrb_20191218_4-08.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