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专家成功探索无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途径
在经过长达十余年的一系列细胞及动物研究的基础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田野教授和他的医疗团队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将声动力疗法成功地应用于下肢及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人的治疗中。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此项疗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明显缩小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解除病人肢体疼痛和头晕等症状。相关学术论文已陆续发表于《血栓与止血》、《凋亡》、《超声化学》等多家国际著名专业期刊上。经检索查新结果证明,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类似报道。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人类老化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极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及下肢坏死等恶性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当前,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防治,主要集中于他汀类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他汀类药物至少需要大剂量地使用2年以上,绝大多数病人难以耐受,并且容易损害肝肾功能。介入(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与外科手术(血管内膜剥脱术和血管搭桥术)等方法则均有程度不一的创伤,且存在血栓、出血及血管再狭窄等风险。因此,加快探索一种对斑块无创、安全、有效的疗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据了解,声动力疗法在上世纪90年代由日本学者在肿瘤学界首次提出,其原理是将超声波与卟啉类药物相结合,利用超声的强大穿透能力,将声能由体表传递至深层组织,直接活化聚集在细胞内的卟啉类药物,以催生活性氧分子,调节细胞功能,加快将死亡细胞“扫地出门”。尽管声动力疗法具有无创性、靶向性及操作简便等特点,但在抗击肿瘤中进展缓慢,在其他临床应用方面也没有建树及学术报导。
田野教授敏锐地抓住这一线索,试图通过声动力疗法在心血管病临床实践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自2004年起,他和团队成员历经12年艰辛探索,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证实:卟啉类药物可以高浓度地聚集在斑块中的巨噬细胞内,由卟啉类药物介导的声动力疗法,能减少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危险,改善斑块炎症环境,促进斑块中脂质等有害物质的流出,进而稳定和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在经过医疗和伦理机构的审批后,今年6月,田野教授团队率先尝试把声动力疗法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医治中。经患方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他们选取了4例病人20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包括下肢和颈动脉斑块),高频诊断超声检测显示,这些斑块平均动脉直径狭窄率为63%,最严重者狭窄率达90%以上。在开展声动力疗法的过程中,先是给予患者能被超声激活的卟啉类药物,在一定的时间和诊断超声定位后,再将超声探头置于病变血管部位的皮肤表面,以脉冲形式发送超声能量。一周后经血管超声复查,结果发现所有斑块狭窄程度均有所减轻,平均动脉直径狭窄率降为50%,病人下肢发凉、麻木、行走后肢体疼痛以及头晕等症状几乎完全消失,且生化及血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与此同时,田教授团队还与哈工大科研人员合作,开展联合攻关,围绕声动力应用的关键基础和临床问题,结合超声物理学、超声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相关仪器、设备和药物的研制开发,累计获得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2项国家支撑计划资助。相关原创性成果已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并有4项发明专利已公开,目前正在审理中。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的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病率、致死致残率均将逐年升高。专家评价指出,随着声动力疗法在心血管病领域的异军突起及其展现出来的光明前景,人们有望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的困境中突出“重围”,铸造出一把切削粥样硬化斑块的“利器”。
衣晓峰 生利健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