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素质是农村教育发展抓手
教师是教育发展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力量,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成效与教育品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严峻挑战。
从历史上来看,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到2000年基本实现“普九”,在此期间,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从数量上确保师资充足,以适应人口高峰期不断扩张的教育需求。进入新世纪后,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移,优化结构、提升素质成为国家教师政策新的重点、难点。诸如“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政策”“城乡教师交流”“国培计划”以及“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基本构建了促进农村教师素质提升的政策“组合拳”,其效应已逐步显现。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迫切需求,提升农村教师素质不仅是一个口号,也是一份沉重的责任;不仅是一项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推进的重大工程,更是一场破解体制束缚,构建农村教育发展良好生态的攻坚战。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考虑,提升农村教师素质需要有新思路、新举措。
从宏观战略上来看,提升农村教师素质的首要问题,是构建吸引优秀人才的良性生态,而不能把教师素质提升仅仅理解为教师培训。目前,由于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够,一些报考教师岗位的师范生以及进入农村教育领域的大学生并不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甚至有的大学生投身乡村教育只是为了暂时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农村教师的筛选、留任、发展与退出机制需要更大力度的改革。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实施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资源配置机制,切实保障“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顺利有效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施理念上,要以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理念为指导,全方位、全流程地提升农村教师素质,不能将提升农村教师素质简单地理解为“补知识、提能力”。专业素质是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心理与行为品质,它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能力、专业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当前,很多农村教师培训仅仅专注于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而忽略了师德、专业认同感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农村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农村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教育观念落后,功利主义思想蔓延,体罚、侵害学生的事件也偶有发生。
进一步说,落实到实践层面上,要深刻反思现有的教师培训模式,不断提高培训效果。当前许多地区教师培训的基本假定是:农村教师是素质差、能力低的群体,教师培训就是查漏补缺,为农村教师“补钙”和“充电”。由于未能构建起平等对话的氛围,难以激发教师活力、自尊和主体性,最终导致花费巨资的教师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大量集中化、标准化、自上而下的培训具有浓厚的“城市教育本位”色彩,整齐划一的培训难以适切于农村一线教师的实践需求,立足本土、面向差异化需求的个性化培训亟需加强。应改变教师培训理念,改革教师培训模式,注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需求,将外在培训与支持转化为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教师素养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唤醒专业自主的主动性,焕发农村教师的生命活力。在行政主导和应试教育模式下,农村教师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评估、考核和比赛,专业自主的权利和空间被大大挤压。科层制、集权化的教师管理体制导致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专业工作的参与权、决策权。物质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不自主,是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普遍不高的重要原因。
提升教师素质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对每一位农村教师而言,提升专业素质既需要外在支持,更需要内在动力;对各级政府和社会而言,提升农村教师素质更是一场融观念更新、体制变革和实践创新于一体的社会行动。农村教师素质能否真正提升,农村教育能否再上台阶,关键在于相关者的真心参与和行动。(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雷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