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野生物种的“诺亚方舟”
15.06.2016 08:53
本文来源: 林业厅
搭建野生物种的“诺亚方舟” 6月6日,“和谐生态 自然精灵——珍稀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暨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查没实物巡回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展。这次巡回展展示了我国100余种生活在野生环境下濒危、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种,吸引了无数市民的目光。
1956年6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秉志、钱崇树、杨惟义、秦仁昌、陈焕镛等科学家联合提交的关于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提案,自此,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正式起步。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当时的林业部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对象、划定办法和划定地区,并首批设立了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云南省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如今,60年过去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情况怎样呢?
自然保护区体系形成
“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层次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建立了完善的保护管理与执法体系。自然保护区已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的载体。”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不妨先看一组数据:截至2014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为2729个,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14.84%。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为428个,总面积96.52万平方公里。中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林业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2228处,总面积1.24亿公顷,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均占全国自然保护区个数和面积80%以上;林业部门管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345处,占总数80%以上。此外,国家林业局还建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小区5万多处,总面积150多万公顷。全国有3500多万公顷天然林和约2000万公顷天然湿地和相当数量的荒漠植被被划建为自然保护区。90.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类、65%的高等植物群落,30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得到保护。
目前,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源头生态系统、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横断山区等地区的天然林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以保护保育。以长江流域为例,整个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达144个,长江上游温带森林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物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大批重点保护和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得到保护,栖息地得到恢复、扩展,种群得到恢复壮大。野外朱鹮数量由最初7只增加到1500余只。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亚洲象数量已由最初170头增加到230余头。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海南长臂猿,由1984年2群9只扩大到目前的3群25只。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黔金丝猴,由80年代初的300余只增长到750余只。广西建立弄岗等自然保护区后,白头叶猴数量由2003年的598只增长到目前的937只。全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数量已达67处,总面积达到336万公顷。66.8%的野生大熊猫和53.8%的大熊猫栖息地纳入了自然保护区网络,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大熊猫个体数量增加到1246只。
“大熊猫、朱鹮、扬子鳄、苏铁等一大批濒危珍稀物种正逐步摆脱灭绝的风险,显现稳中有升的良好势头,栖息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据陈凤学透露,我国林业系统已有2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34处自然保护区加入国际重要湿地,18处自然保护区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组成部分,还有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了“东亚—澳大利亚西亚涉禽迁徙网络”、“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批绿色保护地名录。
野生物种栖息地破碎化
虽然成就卓著,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形势仍很严峻。“根据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我国87.7%的野生动物种群因栖息地缩减、割裂、质量下降、人为活动干扰等原因,生存空间不断受挤压,不少濒危物种的栖息地、鸟类集群活动区域及迁飞通道面临着土地开发、农业开垦、环境污染等威胁,前景堪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司长、中国大熊猫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希武说。
由于栖息地成为“生态孤岛”,野生动物在被分割为互不相连的保护区内,形成一个个孤立的小种群,迁移、繁衍、基因交换受到制约。以大熊猫为例,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因栖息地受工程建设和人为活动割裂,全国野外大熊猫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种群,部分小种群由于基因交流受阻而灭绝。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大熊猫栖息地内,有水电站319个、矿山479处、景区25个、道路总里程1339公里、高压输电线268.7公里、常住人口50人以上的居住区984个。虽然全国野生大熊猫按山系划分为六大种群,但栖息地被隔离成33个板块,相应地形成33个局域种群。
“珍稀物种保护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栖息地的破碎化。对14个物种的分析评估表明,34.69%的物种受到栖息地被干扰、破坏、被分割、退化等威胁,明显高于这些野生动物的食源干扰、水源干扰、人为直接干扰和大型建设干扰等威胁因素。很多野生动物无法在农业生产区域内生存,作为野生动植物最后避难所的自然保护区,仍受人类活动侵扰。”张希武强烈呼吁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我国大量物种处于稀有或濒危状况。有44%的野生动物种群呈下降趋势,高等野生植物种群有15%至20%处于濒危状态,高于世界平均值。”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总工程师严旬说。他向记者透露:我国现有2140种野生动植物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我国现有的脊椎动物中有900多种生存受到威胁,高等植物中有3700多种生存受到威胁。
《野生动物保护法》正加紧修订
导致我国大量物种濒危高于世界平均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濒危物种种类多、分布范围广,且大多处于偏远落后地区。“最理想的办法是将居民全部从野生动物栖息地迁出,但仅现有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就高达147万平方公里,依赖移民搬迁显然不现实。”张希武说。
有鉴于此,野生动植物日常保护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然而,基层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落后,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我国许多地市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内没有设立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基层保护机构和管护队伍人力严重不足,招不来、留不住专业技术人才,自然保护管理水平与承担的繁重任务很不相称。
另一短板则是立法滞后。“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发布于1988年,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副司长王维胜说。具体表现为:对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强制保护力度不够;对部分破坏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行为,缺乏惩处规定或惩处力度不够;中央地方事权划分不明确;不少物种已下降到濒危程度,却还未能及时列入国家重点保护范围。
张希武表示,《野生动物保护法》正加紧修订,《野生动物保护“十三五”规划和重点建设工程规划》也处于加紧编制过程中。按中央部署,国家林业局将整合设立一批野生动物类型国家公园,去年已开展大熊猫、亚洲象、东北虎豹、藏羚羊4个重点物种的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国家林业局已会同国家发改委,在全国9个试点省份开展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目前,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已通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批准。
世界自然基金会最近发布的《2014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仅在过去40年间,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物种灭绝速度已超过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对生物多样性威胁最大的是工业化和资源开发导致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作为野生动植物的最后避难所,自然保护区在工业化大潮中坚持着。
本文来源: 林业厅
15.06.2016 08:53
省种苗站党支部召开2017年度组织生活会和开展党员评议活动
3月23日上午9时,林业厅
孙吴县早抓春季苗木产地检疫工作确保造林绿化质量
为确保黑龙江省孙吴县春季造林绿化工作顺利实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