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工作报告(摘编)

28.01.2016  13:06
    2016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回顾2015年气象工作,总结“十二五”气象发展,谋划“十三五”气象改革发展任务,部署2016年气象工作。
  一、2015年和“十二五”气象工作
  2015年全国气象部门围绕推进气象现代化,突出创新,着力改革,强化法治,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地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对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立和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李克强、张德江、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气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气象工作的成绩和成效。张高丽、汪洋等领导同志分别视察中国气象局和西藏那曲气象部门,广大气象干部职工深感振奋、深受鼓舞。
  一是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保障有力。气象预报水平稳步提高,24小时气温预报、台风路径预报及汛期降水预测评分为近年最高。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重大气象灾害停课停工应急联动制度初步建立。在国务院应急办支持下,经中央编办批准,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成立运行,第一批8个部门27种灾害预警信息入网发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得到加强。首次与水利部在央视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中联合发布山洪风险预警,与国土资源部联合成功预报452起地质灾害,避免两万余人伤亡。成功保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冬奥会申办等重大活动。全力应对台风、局部洪涝、冬春旱、夏伏旱、大范围雾霾等气象灾害,及时回应社会重大关切。认真做好“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调查、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等救援处置和尼泊尔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等应急气象保障服务。城市气象服务融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纳入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和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气象支农惠农力度加大,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示范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气象为农服务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取得新进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对象达84.2万,针对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提供更加精细的气象服务。各地积极试点探索移动互联、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气象为农服务中的应用,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众包”服务新模式,8个试点省共培育201家企业、215家社会组织,促进了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全年国内粮食总产预报准确率达99.6%。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和满意度继续提升。气象服务产品精细到街区、村屯,初步实现了基于用户位置的个性定制服务。推进气象信息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工地、进企事业单位,中国气象频道覆盖4.3亿人口,较去年增长1.0亿人口,气象部门官方微博进入全国政务微博百强,基于微信、手机APP的气象信息服务得到广泛应用。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87.3分,比2014年提高1.5分。全国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达71.9%。国家级人影综合业务指挥系统业务化运行,各地开展飞机增雨(雪)作业1006架次、地面增雨防雹作业5.1万次,增加降水502亿吨。
  二是应对气候变化支撑和生态文明服务能力增强。认真组织气候变化检测归因、数据监测等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圆满完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新主席团成员竞选和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谈判等任务。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围绕二氧化碳峰值等内政外交关键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决策支撑。发布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以及年度中国气候公报、气候变化绿皮书、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温室气体公报。完成重大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724项。完成全国贫困县光伏发电资源评估。加强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与环保部首次联合在中央电视台发布重污染天气预报,完善了静稳天气指数等评价指标,开展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和污染减排效果的定量化评估服务。
  三是气象现代化建设进展明显。印发了《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完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发展了定量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面向用户个性需求的精细化预报服务技术,“一级部署、两级应用、多方共享”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体系投入业务运行。召开第七次全国气象预报工作会议,明确了现代气象预报业务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发展方向。我国自主研发的GRAPES全球数值天气模式通过业务化评审,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研发和应用取得明显进展。天气预报精细到乡镇,气候预测精细到县,基本形成从天气到气候尺度的无缝隙集约化预报预测体系,国家-省-市-县四级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短临预警能力显著增强。成立国家空间天气预报台。“风云二号”G星投入业务运行,启动新一代天气雷达双偏振技术改造,综合观测系统的自动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联合部门内外力量组建攻关团队,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共建3个重点实验室,在南京和上海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出台《气象信息化行动方案(2015-2016年)》,推进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业务化,加强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国家-省两级编制了信息化实施方案并开展了资源集约整合,开展气象信息化“金云”工程技术预研。深入实施人才工程,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人才工程13人、“双百人才”27人。举办国家级培训195期,完成全部门地市级预报员轮训。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指导意见,组建气象人才培养联盟。完善省部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工作格局,上海、广东等气象现代化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广东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河南、陕西等中西部地区气象现代化试点进展良好。基层气象现代化得到进一步提升。气象业务现代化、服务社会化、工作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家级和省级气象现代化评分较2014年提高11.5分和6.2分。
  四是气象改革稳步推进。深化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国务院下达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任务,率先取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理规范全部12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部取消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3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积极推进“一个窗口”受理和网上审批平台建设。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出台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意见,浙江、广东、重庆等防雷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探索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公共气象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和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气象服务业务布局更加集约,流程更加优化,服务效率明显提高。颁布《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媒体依法传播气象预报。出台《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全面开放气象信息服务市场,向社会公布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2170个地面气象站点资料向社会公开。气象服务市场监管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按计划完成了首批四项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监管标准。探索利用市场机制推动专业气象服务、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新模式。成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推进业务科技体制改革,初步建立国家和省两级指导、市县两级应用的集约化业务布局。推进重大气象攻关任务与国家科技重点专项的衔接,区域协同创新取得明显进展。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深化中美、中英、中加、中德等双边气象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气象合作,首批气象援非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气象四条建议纳入第七轮中美战略对话成果清单。《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协议》正式生效。
  五是气象法治建设不断深入。印发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意见。配合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法制办,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立法、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及《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制修订工作,开展13部部门规章制修订。与中编办联合出台《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指导目录》,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权责清单公布。出台气象标准化工作改革实施意见,发布气象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60项。依法加强气象工作,各级政府将气象现代化、基层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等纳入组织部署、督查考评、财政保障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双重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进一步落实,2015年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投入比2014年增长6.2%。启动县级气象部门参公管理人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六是气象部门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坚持从严治党,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加强各级党组织自身建设。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修订中国气象局党组工作规则,细化党组工作流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全部纳入集体研究的决策程序。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从严监督管理干部实现常态化。全面部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健全部门纪检机构。举办了全部门司局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专题研讨班,完成首轮地市局长综合素质轮训和第二轮县局长轮训。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整治“四风”,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积极配合中央专项巡视工作,主动接受监督。围绕“六大纪律”和“四个着力”,抓好立行立改、监督查处、制度建设等工作。建立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规范。重大事件的信息宣传和舆情引导以及群团、青年和离退休干部工作得到加强。部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全国气象部门秉承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宗旨,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认真做好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各项工作,气象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 五年来,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效益稳步提高。深化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决策服务和重大活动保障成效显著,对重点行业发展的总体贡献率明显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能力和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气象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从“十一五”的年均2956人下降到“十二五”的1293人,灾害损失占GDP比重从1.02%下降到0.59%,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接近80%,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85分以上。
  —— 五年来,气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与“十一五”相比,月降水预测评分提高了3.7%,24小时晴雨、温度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8%和13%,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减少26%,达国际先进水平。气象卫星实现了多星在轨和组网观测,18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运行,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基本实现观测自动化,区域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从85%提高到96%。重建了1951年以来高质量基础气象数据集,1700万亿次的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投入业务运行。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9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 五年来,气象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保障气象改革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对外合作交流更加开放,部际、省部、局校、局企合作深入推进,多边和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更加活跃。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气象业务科技、服务和管理等多项改革深入推进。以参公管理为标志,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进一步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中央对气象部门的累计投入较“十一五”增长81%,地方政府投入增长110%,气象台站面貌明显改善。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新格局,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对气象工作满意度超过99分。我国气象综合实力、服务保障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再上新台阶。
  —— 五年来,气象部门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党的组织建设特别是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文风、会风、学风、工作作风不断改进。开放式气象培训体系日趋完善,各级气象领导干部轮训实现常态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气象精神,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楷模。气象部门全国文明单位数量达95个,较五年前增长188%。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气象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努力奋斗的结果。
  总结过去五年气象事业发展的实践经验,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气象工作,必须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始终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着力发挥气象基础保障作用;必须坚持气象现代化不动摇,始终瞄准国务院3号文件确定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着力提高气象综合实力;必须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着力提高气象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始终把握改革推动发展、法治保障发展、开放促进发展,着力激发气象事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抓好党的建设和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着力形成优良作风,弘扬“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
  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气象服务供给能力与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突出,气象事业发展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气象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要求还有差距;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核心业务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气象高层次领军人才数量、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程度与气象事业快速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依法防御气象灾害、规范社会气象行为、组织公共气象服务等能力与全面履行政府管理职能的要求还有差距;气象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以及气象事业结构、发展方式和运行机制与气象现代化要求、国家改革发展大形势等不相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努力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的形势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期实现国务院3号文件确定的到2020年气象现代化目标进入决战阶段。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统领气象事业发展尤为重要。
  (一)主动适应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气象工作的新要求
  气象服务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需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结构不断优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财富日益积累,气象灾害潜在威胁和气候风险更加突出。各方面对气象服务的依赖越来越强,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和幸福指数,对高质量气象服务需求更加多样化。这些对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适应需求变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需求,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产品、丰富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益,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气象服务产品有效供给。
  气象现代化要主动跟上科技发展新步伐。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科技、气象、海洋等重要领域率先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共享,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蕴藏着推动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和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巨大动力,有利于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巨大活力,这无疑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新机遇、新动力和新潜力。我们要主动跟上科技发展新步伐,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对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作用,力争在提升气象核心业务技术水平和国际气象竞争力上取得新突破。
  气象改革要主动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随着国家各项改革举措的不断出台和深入推进,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啃“硬骨头”,特别是涉及到利益调整的改革,力度和深度会明显加大,气象改革发展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长远来看,这些改革将促进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更加合理高效,事权与责任体系更加清晰协调,依法治国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更见成效。我们要主动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气象现代化的体制机制,为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打好基础、赢得主动。
  气象工作要主动破解发展新难题。面对极端气象灾害潜在威胁和风险更加突出的趋势,如何持续提升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形成政府、部门、社会防灾减灾的整体合力;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如何用改革的办法提高气象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发挥政府和社会的作用,培育新的发展动力、形成新的增长点;面对科技快速发展和国际气象领域综合实力、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如何抢占数值模式、资料同化、资料再分析以及探测资料应用等气象核心技术高地引领气象现代化,加快气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不断培养人才、锻炼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支撑和保障气象现代化;面对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进入决战阶段的紧迫形势,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气象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们要主动破解发展新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努力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气象现代化。
  “十三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气象工作与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生态文明、百姓生活等都密切相关,虽然不是中心任务却能影响中心,不是大局却能牵动大局。我们要主动适应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规划的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把“五大发展理念”同气象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确保将五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坚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突出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信息化为基础,着力发展智慧气象,构建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气象现代化目标,更好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突出创新发展,着力激发气象发展的活力。切实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科技引领,突出创新驱动,更加依靠科技和人才,努力在关键科学领域及核心业务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充分利用“互联网+”等连接“必要需求”和“有效供给”的信息技术途径,大力推进气象信息化,促进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的深刻变革,实现气象与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的深度融合。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完善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等体制机制,提高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推进协调发展,着力补强气象发展的短板。切实把保障协调发展、推动协调发展作为气象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强化气象服务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形成气象服务国家协调发展新格局。着力建设区域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在服务国家协调发展中拓宽气象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紧扣解决气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统筹协调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服务社会化、工作法治化,统筹协调东中西部气象事业发展,统筹协调国家、省、市、县气象工作,统筹协调各业务系统的发展,统筹协调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不断增加发展的整体性。
  重视绿色发展,着力引领气象发展的新领域。切实把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促进绿色发展作为气象推进永续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围绕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等开展工作,依托气象体制优势,厚植气象业务优势,形成气象服务优势,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有序开发利用气候资源,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大力发展生态气象、环境气象、资源气象、海洋气象、农业气象、旅游气象,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绿色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开放发展,着力拓展气象发展的新空间。切实把开放作为气象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战略思维和全球眼光,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力量,主动适应、深度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围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努力形成深化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以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提高气象对外开放水平,以突破气象核心业务技术和研发重大气象装备为重点,提高气象科技合作质量。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继续发挥科技优势,努力提升气象领域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乃至全球治理中掌握更多主动权,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共享发展,着力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切实把共享作为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把握公共气象发展方向,牢固树立防灾减灾红线意识,全面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加快发展智慧气象,有力保障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切实把增进人民福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气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更高质量的气象服务成果。
  (三)着力构建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
  着力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无缝隙、精准、智慧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完善天地空一体化、内外资源统筹协作的气象观测业务,加强资源集约、流程高效、标准统一的气象信息业务,发展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气象预报业务,建设及时性强、提前量大、覆盖面广的气象预警业务,打造智能化、众创型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平台,努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提高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主体、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兼顾普惠服务和个性化、多层次、更具品质的多元服务需求,大力推进气象服务业务现代化,强化政府在出台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政策法规、健全公共保障机制和督导考核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中推进普惠、支撑众创和监管服务的基础作用,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活力,强化防灾减灾、为农服务、城镇化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等气象公共服务职能,形成以事业单位、市场和社会组织等为多元供给主体的服务格局,建立规范有序的气象服务管理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着力构建聚焦核心技术、开放高效的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瞄准世界先进气象科技水平,聚焦气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业务技术,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和气象人才工程,优化科技创新与人才体制机制,利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优势资源,打造高水平核心技术攻关团队,提升气象业务核心竞争力,围绕基层气象现代化需求,加强基层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着力构建以科学标准为基础、高度法治化的现代气象管理体系。坚持和发展双重领导、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调整和完善气象事业结构,加强法规、标准、规划制修订,强化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履行政府气象职能,形成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气象工作法治化,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四)重点实施“六大气象工程
  气象防灾减灾预报预警工程。全面实施现代气象预报业务发展规划,建成无缝隙、集约化的现代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发展客观化、精准化技术体系,完善城市、生态、环境等专业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建设覆盖全国内陆和邻近海域的较为完善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显著提升气象预报预警时效、精细化水平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气象科技创新与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战略,建设高分辨率资料同化与数值天气模式,建成面向月-季-年尺度的海-陆-冰-气耦合的高分辨率气候预测模式,建立耦合物理、化学、生态等多种过程的地球系统模式,建立重大核心技术成果中试平台,开展气象资料质量控制及多源数据融合与再分析,在气象核心业务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
  气象信息化系统工程。落实国家“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战略,构建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统一的气象大数据环境,建设集约共享的基础设施资源池,建设高效的气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面向民生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构建气象与经济社会高度融合发展的智慧气象,为社会公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普惠气象服务。
  海洋气象能力建设工程。全面实施海洋气象发展规划,建设海洋气象观测网,发展基于多源资料融合的海洋气象综合监测业务,建立责任海区海上大风、海雾、海浪以及风暴潮概率预报业务,发展全球海洋气象预报模式,建设海洋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形成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远洋气象保障能力。
  卫星雷达等气象探测基础工程。继续实施气象卫星和气象雷达发展等专项规划,推进“风云”二号、三号、四号系列卫星系统建设及业务应用,发展“风云”三号清晨星、降水测量卫星以及静止轨道微波观测卫星,实现多星组网观测业务格局。建立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完善优化天气雷达网布局。建设全国风廓线雷达网,开展新型气象雷达的业务应用试验。建成自动化、网络化、标准化、天地空一体化的现代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着力提高卫星、雷达资料的应用水平和效益。
  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与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实施,完善全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布局,实施西北、华北、中部、西南、东南等区域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开展飞机作业能力建设,提高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及科技支撑能力,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作用。
  三、2016年工作部署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保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定力,把握科技引领的方向,坚定深化气象改革的信心,强化气象法治建设的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突出抓好气象灾害防御,突出抓好气象服务保障民生,突出抓好气象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突出抓好应对气候变化,突出抓好气象部门党的建设,发展智慧气象,不断提升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为“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开好局。
  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着力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厄尔尼诺/拉尼娜气候事件监测预测和影响分析,重点做好影响流域和区域的滚动预报预测服务。针对极端性、突发性、灾害性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加强上下联动、左右联防、分工协同、属地为主的气象服务。重点抓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加强与农业、水利、国土、交通、环保等部门的应急联动,推动建立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全社会应急响应机制。继续推进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和应用,提高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时效和覆盖率。推动全国气象信息员平台建设,发挥基层气象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努力提升气象服务“三农”水平。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以融入式发展统筹政府与部门资源、以众包模式推动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推动气象为农服务体系转型升级。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提高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个性化服务水平。做好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种植区关键农时和重大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利用市场机制开展天气指数保险气象服务。建立区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集约化发展模式。开展农业气象试验站评估优选。
  切实做好城市气象服务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将城市气象服务全面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各个环节。着力做好内涝、大雾、霾、暴雨(雪)、强对流天气、大风等城市高影响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试点开展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的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做好针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通风廊道设计和排水防涝系统建设的气候应用服务。继续开展省会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动气象服务融入智慧城市发展。
  扎实做好气象扶贫工作。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优先实施贫困地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推动贫困地区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深入建设和广泛覆盖,提高贫困地区气象服务和灾害防御能力。面向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有针对性气象服务,做好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发挥气象服务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趋利避害、减负增收”的作用。
  加强公众和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打造公众气象服务品牌,推动公众气象服务全媒体融合发展,发展精细化、个性化定制、用户互动参与的公众气象服务。建立第三方气象服务效益定量评价业务,开展公众气象预报传播质量评价。做好海洋、森林草原防火、交通、旅游、电力等专业领域气象服务。发展基于位置定制的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技术,试点建立交通、电力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发挥流域气象中心服务全流域防汛抗旱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的作用。联合交通部门推进建立内河航运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做好G20杭州峰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与林业部门联合推进大气负离子监测网建设。完善环境气象观测体系,开展生态环境承载力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决策咨询服务,完善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综合评估业务。加强气候监测预测、影响评估和科学研究,推进气候服务系统建设,以极端灾害应对和风险管理为切入点,增强应对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加强主体功能区、重大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和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与预报服务。做好生态脆弱区、水源涵养区、草原林区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工作。出台加强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区域气候模式和综合评估模式的研发。做好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相关全球气候模式数据准备。规范温室气体、大气成分本底监测分析业务,加强气候变化基础数据集建设,做好气温的全球同步分析比对。紧扣气候安全理念,开展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加强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决策咨询与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咨询作用。组织好我国参与IPCC第六次评估作者遴选和特别报告分析准备工作。
  (二)全面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
  推进气象预报业务现代化。落实《现代气象预报业务发展规划》,实现GRAPES全球数值模式业务化和产品应用,推进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全国共享,提高第二代气候预测模式产品应用能力。完善无缝隙气象预报以及省-市-县一体化实时监测和临近预警业务,建立分县延伸期预测业务。提高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开展精细化格点/站点一体化预报业务试点,建立0-7天全球格点预报业务。推动亚洲航空气象中心建设。发展环境、海洋、水文和空间天气等专业气象预报业务,推进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能力建设。发展多模式集合和动力统计相结合的客观预测技术,建立亚洲区域月、季格点预测业务,提高汛期雨带和气候事件的预测水平。推进气象预报业务标准规范、检验评估和考核准入管理制度建设。
  推进气象服务业务现代化。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能力建设,完成全国县级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实现全国气象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业务运行。启动省、市、县三级暴雨洪涝和大风灾害风险区划,开展定量化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业务能力建设。加强高分辨率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研发应用,建立个性化、互动型、可定制的智能化公众气象服务业务。发展以雾、霾精准预警和大气污染治理效果评价为重点的环境气象服务技术和内河航运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技术。推进政府主导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集约化、信息化、规范化能力建设。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标准规范,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数值预报业务,推广综合业务系统和作业装备弹药信息化采集监控系统。
  推进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现代化。统筹部门、行业和社会观测资源,建设天地空立体综合观测体系。建设气候观测系统和海洋气象观测系统,加强大气本底站和气候观象台建设。做好“风云”四号01星和二氧化碳监测卫星的发射准备。推进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建设,做好高分四号资料应用准备与示范工作。实现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基本要素数据分钟级传输。完成组网天气雷达数据流传输试验。发展云和天气现象的多手段综合观测与判识技术。建立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观测数据在预报服务和数值模式中的可用性。制订观测质量综合考核制度,完成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综合评估。开展超大城市的综合气象观测试验。推进大气探测综合试验基地建设。改造国家级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完成省级计量检定自动化系统升级。引导和支持企业为主体开展智能观测装备技术创新。
  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完成《气象信息化行动方案(2015-2016年)》目标任务,实现全国CIMISS业务化和主要业务系统接入运行。制(修)订基础性业务技术标准和规范。完成国-省基础设施资源池第一期建设,推进业务系统集约整合有序迁入资源池,编制第二批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建设方案。理顺资料业务流程和分工,推进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流程再造。开展多源数据融合和大气再分析试验。启动众创业务平台试验,推进MICAPS和数值模式开源开放和众智开发,实现数值预报产品云上服务。提高中国气象数据网共享开放能力。推动气象部门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搭建气象管理信息化平台。
  统筹推进国家级和省级气象现代化。推进国家级科研业务单位按计划完成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和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年度任务。推动上海、江苏、北京等完成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阶段第三方评估和总结。制订试点省市到2020年的更高目标,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大东部地区推进力度,确保如期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推进中西部地区结合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学习引进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和技术成果,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发挥好河南、陕西在中西部气象现代化建设中的试点示范作用。加强经验和成果总结推广,强化监督和责任落实。完善现代化指标考核体系。继续加强区域气象中心和流域气象中心能力建设。
  (三)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强化气象科技创新。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完成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年度任务。争取国家科技资源支持重大核心技术攻关和四项研究计划重点任务,促进科研业务融合。实施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干旱气象、南海季风强降水等科学试验。增强“一院八所”创新能力,推进保核心、强优势、重协同,聚焦数值模式等关键技术,加强区域科技协同攻关和成果共享,打造以专业所为核心的区域科技创新增长极,带动省级科技创新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区域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的科技支撑作用。规范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管理,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发挥科技支撑平台效益。推进主要业务领域气象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建设。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集中联合攻关机制,以目标和任务为导向,推动科研、业务单位打破壁垒深度融合。推进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发挥专业所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核心带动作用。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探索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收益分配措施。加强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第三方评估。建立以科技创新、技术突破和业务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以联合研究中心建设为切入点,完善深入融合、互利共赢的开放合作机制。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岗位设置管理,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引导和支持优秀人才潜心做好业务服务科研工作。继续深入实施“双百计划”,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培养。落实人才政策,加强人才服务,创新完善服务政策和服务措施。推进气象教育培训现代化,升级预报员实习实训平台,完善气象培训课程体系。推行预报员分级制度,启动新一轮省级及以上预报员轮训,推进预报员向更多依靠科学分析、驾驭现代预报技术的“现代型”预报员转变。落实气象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针对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现代气象业务培训和学生实习实践工作,提高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开放合作质量效益。加强合作平台与机制建设,引导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参与重大核心任务攻关,提高开放合作质量效益。深化省部、部际、局校、局企合作。联合中国科学院推进核心技术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广州、武汉、成都、兰州等区域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围绕气象现代化需求,深化与美国海洋大气局、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等双边合作,提升在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的规则制定和治理中的影响和作用,提高国际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的质量与水平。务实推进与中亚及周边重要国家的区域气象合作,提高“一带一路”战略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举办首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完成首批气象援非项目建设。继续提升国际引智和培训工作水平。落实两岸气象合作协议成果,推进与港澳合作。
  (四)全面深化气象改革
  全面实施防雷减灾体制改革。落实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意见,细化改革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完善防雷减灾工作体制机制,优化防雷基础业务布局,强化防雷减灾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防雷减灾工作转型发展。开放防雷装置检测服务市场,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符合改革要求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出台防雷机构编制和人员调整的指导意见,优化防雷减灾工作机构,妥善安置防雷技术服务人员。总结推广试点单位经验和成果。
  继续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落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各项改革任务,推进气象行政审批综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提高行政审批时效和服务水平。加强行政审批受理后技术性服务的规范化管理,调整优化工作流程,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落实《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指导目录》,完成省级气象部门、推进市县两级气象部门权责清单制定公布工作。强化气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推进乡镇政府进一步明确气象灾害防御和公共气象服务职责。
  继续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深化试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推动气象服务提质增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要发挥业务体制改革龙头作用,面向省级和社会力量发展气象服务基础支撑平台,带动省级建立上下协调一致、精细集约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业务。完善事企共担机制,激发事企活力。省级气象服务事业单位要切实发挥公共气象服务主体作用,明确公益属性,优化业务布局和服务流程,增强服务供给能力。推动地方政府明确事权支出责任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规模。推进气象服务管理法治化,初步建成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管理标准与制度体系,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明确气象服务管理职能职责并试点运行。发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桥梁纽带和行业自律作用。试点开展国有企业专项改革,推动规范发展。推进中国气象频道改革。创新发展机制,探索建设气象服务应用众创平台。开展气象数据产品社会公开效益评估工作。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
  扎实推进气象业务体制改革。加强国家级技术引领、业务指导和省级业务组织、产品支撑。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业务向国家级和区域气象中心集约,预报预测业务向国-省两级集约。加快建立市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并强化实时监测和临近预警,构建逐时滚动、实时共享、预报协同的业务流程,探索众智创新和科技成果业务转化的激励机制,推进传统业务管理方式向标准化和定量化管理转变。
  不断完善气象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职能和直属单位任务。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推进气象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工作,根据受益范围等原则确定中央、地方或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县级气象部门参公管理人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抓好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和局属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
  (五)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
  推进气象立法和标准化工作。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立法进程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加快地方气象立法工作进程。配合各级人大开展《气象法》及其配套法规贯彻实施情况检查和执法调研,加大气象法律法规宣贯和普法工作力度。做好部门规章的制修订和文件清理工作。加快出台气象信息化、技术装备、市场监管等重要标准。狠抓标准执行,推进标准纳入行政管理和业务考核。
  提高气象依法行政能力。完善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提高气象干部队伍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依法实施气象防灾减灾和安全监管,全面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对行业气象的服务和管理。积极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加强法制机构与法制队伍建设,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气象执法工作。
  提高科学管理气象事务水平。加强气象发展战略研究。狠抓督办落实,建立完善宣贯、督查、激励、问责机制,开展重要制度、重点工作执行情况专项督查。完善综合考评体系。加强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排查整改隐患。加强预算管理,做好部门综合预算。加大对基层和贫困地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明确实施特殊扶贫政策地区的气象台站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加大对新疆、西藏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气象工作的支持力度,创新对口援藏援疆工作机制。
  (六)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面加强纪律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章党规党纪权威性。坚决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明党的“六大纪律”,强化“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健全党组织工作台账制度,加强党建工作绩效考核。深化和加强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监督。坚持不懈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正和查处“四风”。开展好“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等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部门巡视巡查工作。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和全国气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完善约谈制度,实行“一案双查”,强化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加强对各领域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规范“三重一大”决策,加强资金使用和资源管理领域的权力公开,稳步推进审计全覆盖。加强党风廉政教育针对性,加大案例警示教育力度。抓住关键少数,努力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问题。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长效机制。
  认真抓好中央专项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严格落实好局党组整改主体责任,突出问题导向,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明确整改的措施、责任、目标和时限,严格督促检查,确保巡视反馈意见全面整改落实。及时公开公布整改情况,主动接受监督。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制定加强气象部门选人用人工作意见。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完善气象教育培训制度,启动省级及以上气象部门处级领导干部综合素质轮训。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做好拟提任干部重点核实工作。深入推进干部档案专项审核、超职数配备干部整改、领导干部违规兼职整治等工作。加强对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现象的治理,着力解决精神状态不佳、担当意识不强、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
  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气象精神。开展气象部门全国文明单位网上展示活动,推动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发展。扎实开展岗位技能竞赛、劳模评选、困难职工帮扶等活动,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健全青年基层锻炼制度,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平台。重视和做好群团工作。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加强和谐单位建设。
  (七)制定实施好“十三五”气象发展规划
  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围绕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聚焦智慧气象,构建“四大体系”,做细做实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衔接,编制完成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做好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总体规划与地方规划、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完成气象服务、预报、观测、科技、信息等领域相关专项规划的制修订。做好省(区、市)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推动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完成“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总结评估。

  落实好重点工程。围绕气象现代化目标和构建“四大体系”,做好各级“十三五”期间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前期研究和工程设计。国家级重点谋划“十三五”时期“六大气象工程”建设,省级结合实际统筹推进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生态文明气象保障、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粮食生产气象保障、气象综合观测能力提升、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扶贫攻坚气象保障等领域的项目建设。推动海洋气象保障、区域人影工程的立项工作。启动气象信息化工程设计、气象雷达发展专项规划实施等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十二五”收尾项目工程建设。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6年1月28日二版 )


(编辑:孙镆涵 编审:袁长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