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支持4成反对,废除211为什么这么分裂
导读
以后中国大学就没有“985”“211”的说法了,它们将被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从文革前中国的高校就划分了重点与非重点,而这一路走来,加持在高校上的标签也不断更迭。
标签一:近百所重点大学获重点支持
标签二:“211”投了180亿资金
标签三:“985”瞄准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
标签四:双一流的目标是世界一流
之前有消息称国家将废除“985”“211”工程。未等傲娇的名校同学们悲伤,教育部便于6月29日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将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段子手即刻上线。“以前用人单位问:‘是不是985、211高校毕业哒?’废除985、211工程以后,用人单位问:‘是不是世界一流大学毕业哒?’瞬间高大上了。”
新浪新闻就就这个议题发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网友们观点分裂严重,每个选项支持和反对都同在40%上下:关于985、211是否提升教学质量,35.9%说是,40%说否。985、211学生是否更优秀,39.1%说是,40.4%说否。是否赞成双一流,44.5%赞成,39.1%说不赞成。
网友这么分裂。中国高校的标签到底怎么来的,为什么大家意见会这么冲突?
标签一:近百所重点大学获重点支持
标签一:近百所重点大学获重点支持
重点大学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被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
我国第一次评定重点大学是在1959年。当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并先后确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20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
次年,《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又增加了44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1963年先后增加4所。文革前重点高校总数共计68所。
1970年前后撤去4所重点高校。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除去军委所属院校,恢复文革前60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并增加28所高校为重点大学。至1981年全国重点大学增至98所。
标签二:“211”投了180亿资金
标签二:“211”投了180亿资金
“211”工程在“九五”期间上线。1992年 8月 26日,国务院第 111次常务会议纪要明确提出:“会议原则同意教委和有关部门提出的要面向21世纪,重点办好一批(100所)高等院校的‘211工程’规划意见。”
1993年2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
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为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211”工程成为建国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自“九五”期间立项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180亿元。
从1995年到2008年间,中央政府先后确定112所大学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标签三:“985”瞄准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
标签三:“985”瞄准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同时,教育部领导在庆典上建议,今后连续3年,政府每年拿出中央财政收入的1%,作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资金。 以当年财政收入测算,“985工程”总投入将在300亿以上。
为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985工程”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讲话时间(1998年5月)命名。
最初仅北大和清华确认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且两校分别获得教育部18亿的拨款额度,此后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7所高校加入,使得第一批985定格为2+7所,并形成九校联盟,简称C9。
随后,985工程扩大,先后有30所大学以建设“国际知名大学”为目标加入该工程,增加至39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