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刊发哈工大党委书记熊四皓理论文章:从“+支部”到“支部+” 组织化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哈工大全媒体(马晓雪/文)日前,2023年第6期《旗帜》刊发哈工大党委书记熊四皓理论文章《从“+支部+”到“支部+” 组织化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文章阐释了学校党委深刻把握党领导哈工大发展壮大的历史逻辑,紧紧抓住党支部这个基本单元,以“+支部+”锻造战斗堡垒,以“支部+”建强“火车头”,组织化推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不断打开新局面的工作经验。
从“+支部+”到“支部+” 组织化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熊四皓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一体部署,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收到习近平总书记致哈工大建校100周年贺信以来,学校党委深刻把握党领导哈工大发展壮大的历史逻辑,紧紧抓住党支部这个基本单元,以“+支部+”锻造战斗堡垒,以“支部+”建强“火车头”,组织化推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不断打开新局面。近年来,学校四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涌现出了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时代楷模刘永坦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一流大学建设提档升级、捷报频传。
以“+支部+”锻造战斗堡垒
传承“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聚焦一流大学建设任务,围绕基层组织中的关键人物、关键事项,因地制宜设置党支部,探索实施“大师+支部+”“典型+支部+”“团队+支部+”“项目+支部+”等“+支部+”模式,把党支部建在科技前沿攻关一线、国家急需服务一线、青年人才成长一线,打造了一大批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形成了规模化的战斗集群,确保党的事业发展到哪里、党支部建设就覆盖到哪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学校设立“+支部+”党支部百余个,8个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双创”样板支部,数量位居高校前列。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李立毅(左一)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党员代表进行入党宣誓。
瞄准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党支部建在科技前沿攻关一线。 紧盯世界科技前沿,集智攻关建支部,持续强化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围绕航空发动机等重大型号中的超精密测量难题,在党员专家谭久彬带领下,成功研制出30余种国家级计量标准装置和大型超精密仪器装备,精度水平处于国际前列。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党支部瞄准星地激光通信难题,在党员专家马晶带领下,实现了星地激光通信跨越4万公里“针尖对麦芒”般精准捕获,使我国在空间高速信息传输这一尖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瞄准打造国之重器,把党支部建在国家重大急需服务一线。 自觉站位航天第一校“尖兵”高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急需攻关建支部,在基层一线凝聚起“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的科研力量。卫星技术研究所党支部瞄准小卫星这一关键领域,组织团队接续攻关,研制的21颗小卫星相继闪耀苍穹,培育的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研制出我国首个由大学生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纳卫星。电子工程系教工党支部40余年如一日坚守海防一线,实现了新体制雷达的重大理论原始创新,建成了我国首部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功能的对海新体制雷达,铸就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海防重器。
瞄准培养杰出人才,把党支部建在青年人才成长一线。 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人才队伍建设“选苗子、拔尖子、压担子、搭梯子、摘桃子”中的引领保障作用,在课题组、工作室建支部,以大师领衔引导推动青年后备主动入列、传承有序、挑起重担、加速成长。党员专家杜善义院士带领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党支部,精于谋划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久久为功抓好“传帮带”,在高难度航天项目攻关中培育出院士2位、高端人才30余位,沉淀出“崇德广业,穷理致用”的攻坚文化。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党支部书记、青年科学家工作室负责人黄志伟教授,带领团队围绕破解前沿科学难题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地,累计从海外知名高校和机构引进优秀学者10余位,形成了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生动局面。
以“支部+”建强“火车头”
围绕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系统探究党支部引领推动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支部+”工作机制,围绕如何把牢前进方向、如何打造动力引擎、如何保障持久动力三个维度,全面建强党支部这个“火车头”,在学校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内部治理4项重点改革领域中牵引形成百舸争流的磅礴力量,努力将广大党员和群众组织动员到打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人民战争”中来,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成效被《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多次报道。
以“一竿子插到底”把牢政治方向。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制定实施 《关于建立健全拥护“两个确立”机制的意见》 《关于建立健全做到“两个维护”十项机制的意见》 以及 《基层党组织政治把关事项清单》,组织基层党委全覆盖修订党委会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一竿子插到底”把“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这一重要要求落实在支部,全面提升党支部在各项重点领域改革中的引领力和话语权,确保党的领导全面贯穿办学治校、育人育才全链条各环节。
以“双带头人”工程锻造支部引擎。 坚持把业务骨干培养为党建能手、把党务干部培养为业务骨干,坚持在选拔使用上把牢政治标准、强化示范带动,在工作支持上强化项目支撑、打造特色品牌,在成长助推上加强资源供给、建强发展平台,培育一批引领有力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一批坚强有力的支部委员会。学校在“双带头人”全覆盖配备基础上,推动42名具有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的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7人),推动24名具有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的教师担任支委。近3年,学校获评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19名有“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经历的教师被提拔为“双肩挑”领导人员,工作成果获中组部组织工作选题分析优秀奖。
以政治引领吸纳确保薪火相传。 把准新时代领军人才和学术骨干成长规律,组织建设8个政治引领工作站,对高层次人才实施“启蒙、引领、升华”全流程导航式培养,推广一人一策、工作专班、定制党课等有效举措,组织全校基层组织合力构筑由“两馆一中心”、15个红色见学点、130余个党员之家等组成的政治引领红色场域,全面提升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质量,持续吸引一批教师骨干加入党组织。近3年发展优秀教师党员48人(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人),相关典型做法被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在全国推广。
哈尔滨工业大学杜善义院士(中)指导团队成员开展科研攻关。
巩固拓展从“+支部+”到“支部+”经验优势
从“+支部+”到“支部+”,在实现支部功能延展的同时,共同形成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机体。从延展性来看,“+支部+”着眼于深度融合的基础建设阶段,“支部+”着眼于深度融合的提档升级阶段,从“+支部+”到“支部+”,体现了党支部从设置、建设到建强的一般发展过程。从耦合性来看,“+支部+”为“支部+”的落地见效提供了工作基础和准备条件,“支部+”为“+支部+”的持续创新提供了新的目标指引和力量源泉,两者螺旋式发展,共同构成以一流党建引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系统实践。
学校党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引领,自觉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丰富拓展“+支部+”“支部+”的经验做法,推动党的领导优势贯通体现至一流大学建设的“神经末梢”,努力以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持续引领保障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精耕细作凝聚师生力量。 实施“+支部+”“支部+”,根本在于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要牢牢把握师和生这两个主体,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团结凝聚师生,持续深化对杰出人才培养、国之重器打造的规律性认识,不断优化支部组织优势发挥路径,站稳人民立场、尊重师生创造、集中师生智慧、满足师生愿望,引导支持师生将人生价值追求同学校卓越发展紧密结合,使组织推动更好转化为自觉行动。
坚持问题导向,与时俱进改进工作策略。 实施“+支部+”“支部+”,核心在于凝心聚力共同回答好时代之问、发展之问。要深刻把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学校中心工作正在发生的快速深刻的调整优化,摸准学校中心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主动校准支部工作的方向和发力点,持续完善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融合互促逻辑,使党支部始终聚焦改革攻坚、卓越发展的大事要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系统观念,融会贯通激活深层潜能。 实施“+支部”“支部+”,关键在于以协调联动加速支部建设良性循环。要统筹推进“+支部”“支部+”有机互促,围绕“支部+”作用发挥效能提升,在实施“+支部”时提前做好精准“选址”;围绕“+支部”具体建设对象特征,强化“支部+”作用发挥特色路径谋划,一体推动“+支部”“支部+”融合迭代,螺旋式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以建强基本单元深层激活学校卓越发展潜能。
文章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ZgWim2nSt2I-Y94VeWyj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