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旧制的博弈

11.09.2014  11:26

   改革与旧制的博弈

  据了解,随着近几年大庆开采石油成本提高,以及石油质量的下降,大庆油田的盈利也随之下降。但与此同时,大庆油田的用人成本却在不断提高。

  法治周末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大庆油田在1960年投入生产建设,短短3年时间便形成600万吨生产能力。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庆几乎举一城之力供应了全国过半石油需要。“大庆油田的产油量是中石油的‘半壁江山’,在各大油田中,大庆油田居于老大的地位。”王睿说。

  然而法治周末记者查阅中石油的近几年年报发现,中石油的员工成本从2004年起一路走高,而利润则从2006年年中出现下滑。资料显示,大庆油田2011年盈利达到700亿元峰值,此后则下滑至2013年的573亿元。

  据了解,大庆油田从2008年实行招工考试,相关人士分析这是为了缓解人员过多造成的压力。然而大庆油田一位不愿具名的职工则表示,随着近年来大学的扩招,读个“三本”已并非难事,因此当年的招工改革影响范围有限。

  法治周末记者从一位曾经在大庆油田工作过的人士处了解到,由于每年油田招聘的人数多,油田下属二级单位多,大庆油田对于职工招聘方式相对粗放。由于吸纳的油田子女过多,企业无法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合理的人才匹配。这也造成很多应届毕业生无法尽展其才,无法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很多员工一旦进入到某个单位就成了“终身聘用”。国企职位的流动性不强,造成企业在用人方面无法合理利用人才,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大庆的“大兜底”带来的一个问题则是新入职者对操作岗位的不熟悉、不熟练等。本科非石油专业的员工,一般针对的多为操作岗位,而这些岗位主要是采油、电气焊、钻井等。但这种毕业生的专业并不对口,理论、技能都无法达到油田对“操作岗位”的要求。

  “因此我们公司才就招聘工作做了调整:如果哪个孩子有意愿回到公司,那么就自愿报名,通过考试,再根据你的成绩来确定你的工种,随后自费到大庆技师学院培训一年。”大庆油田一位相关负责人日前对媒体表示,该学院是对各个生产岗位量身打造的,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业,直接上岗会更快地适应工作。

  然而4月份的这项改革政策却遭到了部分职工及子女的抵制。“油田怎么可以不管自家的孩子呢?”抗议员工表示,“操作岗位本来就很艰苦,而企业再增加一些障碍,这违背了企业长期以来的传统和承诺,不少职工子女的就业将会受到影响,这显然是对我们的不公平。

  但也有油田员工认为这是一种良性改制,可以避免已经臃肿的机构人浮于事。一名要求匿名的员工称:“这个政策我感觉出台得挺好,早出台比晚出台好。肯定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个制度早就应该这样做了。”这位员工认为,没必要只要是油田子女全都招,“不可能一直这样,拖到后来难度更大,迟早都要面对”。

  “国企要彻底取消福利制就业政策,应当以市场化分配机制的建立作为前提。对于在艰苦岗位作出特殊贡献的职工,可以采取提高工资、津贴、给予奖励等激励机制,以此取代就业福利。”对此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曹晶荔认为。

  “如今,绝大部分企业的社会职能已经剥离,国企也应当想办法把帮助职工子女就业的任务交给政府和社会。另一方面也要做到对职工子女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国企的就业“内部优惠”政策,与其早期承担的社会职能紧密相关。过去一些大型国企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技校都是自己举办,客观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招生来源和就业培训链条,大多专业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也基本形成了内部输送通道。

  如今走在大庆的街道,会时不时听到有人在唱一首歌《再筑时代铁脊梁》:“父亲走过的路啊,依然飘酒香;父亲走过的路啊,依然歌声扬。”歌声欢快而安逸,回荡在这座岁月的城市。然而,大庆油田要摆脱沉重的职工子女就业安置包袱,从而实现市场化用工却任重道远。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