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改革后的高考?专家: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小抓起”
生活报1月11日讯 2014年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全国各省市的高考改革方案也将陆续出台,未来高考将在形式和内容、招生录取方式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也意味着高中的教学方式将相应改变。如何应对改革后的高考?怎样在竞争中处于优势?10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就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学生要知道喜欢什么学会自主选择
记者:为什么中学时期就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熊丙奇: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人的一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需要进行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小抓起”,中学时代就应开始有职业规划的意识。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学校的满意度偏低,有调查显示,6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这说明了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目标,选择大学和专业时过于盲从。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学生懂得兴趣,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以分数论成败,注重个性发展,这样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才能不困惑,不后悔,在选择中做最好的自己。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适应高考制度的改革。将来的高考文理不分科,增加六选三科目组合,外语一年考两次,这些都要求学生自主去选择。
家长要懂得放手不要紧盯分数
记者:学生如何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熊丙奇:需要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面的配合。学校要开设课程,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应知识和技巧,并开设一些兴趣课堂、社团等。家长要学会“放手”,尊重孩子的选择,培养孩子独立搜集信息和认识自我的能力。不要紧盯分数,关注其个性发展。学生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在中学时就要确立目标,是参加高考、出国还是直接就业,这些都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不要盲目追求名校,追求热门。
记者:如果中学时期确定的生涯规划之后没有执行怎么办?
熊丙奇:随着能力的提高,思维方式的转变,有时并没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之路,这是正常的现象。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定要按照这个规划一直走下去,而是培养一种规划意识,培养自我分析能力,懂得独立思考,这种潜移默化的培养,即使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也会比他人更优秀,受用终身。有个性发展的学生将更受高校欢迎
记者:应该根据哪些方面进行志愿填报?
熊丙奇:如果考生分数超过一本省控线,首先考虑在一本院校中选择一个好学校,从而获得比普通院校更多的学习资源;如果考生的分数在二本、三本省控线上,建议选择一个有特点的好专业,这样可学到更多的特色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就业。要根据名次找学校,名次修正系数的换算公式为去年的招生计划/今年的招生计划,由此推算,今年考生投档分名次所对应的去年名次=今年的投档分名次×名次修正系数。
记者:高考制度改革后,什么样的学生更受欢迎?
熊丙奇:高考制度的改革,文理不分科,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会具有竞争力。将来的高考在多评价体系下,将没有“偏才”和“怪才”,任何有个性发展的学生都将受到学校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