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众号别赶鸭子上架
国信办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大力推动即时通信工具政务公众账号的建设、发展和管理。积极鼓励县级以上教育、公安、民政、社保、环保、交通、卫生、工商、食药监、旅游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开设政务公众账号。力争今年年底,政务公众账号达到6万个。
政务公众账号能干什么?不妨解剖“武汉交警”这个麻雀。通过“武汉交警”这个微信公众账号,240万武汉车主不仅能快速理赔、查询路况,还能使用微信支付缴纳交通罚单——此功能上线4天,成交次数就高达6612次。缴纳交通罚单,过往需要往交警、银行跑,外地开出的罚单甚至还要回到原地办理,如今动动手指就搞掂,省了多少事不言而喻。拓展开来,像“广东发布”政务微信平台,可以在线办理生育、户籍、教育、就业、社保、出入境、消费维权等21项个人业务,查询全省各地市的规范性文件,要多方便就有多方便。
可以说,每一项政务的上线,都是一次服务方式革命,一次服务效率增进,一次执政为民体现。在全国范围内力推政务公众账号,无疑是在政务公开、透明行政、打造阳光政府,以及便民、利民、惠民路上迈出一大步,值得点赞。要说对此还有什么期待或疑虑,不妨先从政务微博说起。2011年是“政务微博元年”,2012年呈现“井喷”,2013年步入成熟期。截至2013年9月,仅两大微博平台经认证的政务微博就超过24万个。但是,其中的大多数并不活跃,很多沦为半年不更新一次的“僵尸微博”。究其原因,就是一些官微属于行政系统“打包上线”,当作一种政治任务来完成。开通容易管理难,政务微博“僵尸化”也不仅仅一个“懒政”足以概括,维护、运营一个政务微博,需要人力、财力、物力保障,缺一不可。与政务微博相比,接驳传统行政服务的政务公众账号所需的技术更加复杂,需要的人、财、物更多,如果各方面准备不充分,为应景而不得不开设,结果也可能变成“僵尸政务公众号”,没有什么意义。
此外,政务公众账号是传统行政服务的电子化,形式的革新可能带来一系列新问题需要解决,甚至以法律法规予以规范。与面对面的传统行政服务不同,远程化、电子化政务,存在诸多困境。譬如远程办理证件时,纸质证明材料的真伪鉴定就是一个难题。此外,电子化还存在着泡沫风险,层出不穷、以假乱真的山寨公众账号便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公众稍不注意,就可能落入骗子的圈套。
开设承载诸多行政功能的政务公众账号,应该本着便民、利民、惠民原则,成熟一个开设一个,开通一个搞活一个。别搞“大跃进”,“赶鸭子上架”,没有条件也“顶硬上”,也不要盲目跟风,人有我有,开了就摞荒。
(连海平)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