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培育哈南机器人产业土壤

18.08.2015  17:44

  18日,第九届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采访团队走进哈南工业新城机器人产业园。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方式切换、人口红利消失,之前依赖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难以为继,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之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那么,如何抢抓机遇,搭上新一轮产业浪潮的班车,成为摆在我省及哈尔滨市政府面前的课题。

  “我们在哈南工业新城辟建机器人产业园,就是按照省和哈尔滨市领导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示要求,充分利用哈工大等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优势,采取‘引进、培育、创建’并举的方式,集聚一大批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及系统应用集成企业,形成集聚发展的产业格局。”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平房区委书记于得志告诉记者。

  据悉,哈南工业新城机器人产业园目前已集聚工业、服务和特种机器人三大类型51家企业。2014年,园区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2015年预计将突破5亿元。“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从研发阶段到生产阶段的转变,实现产业的初步集聚,产品初步打开市场。下一阶段要推动所有进驻的企业迅速实现生产和销售的各自目标,进一步占稳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先机。”于得志说,目前园区内的企业规模不大,但都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园区要在为企业提供场地、资金支持的同时,帮助企业牵线搭桥,开拓市场。

  在省及哈尔滨市政府的支持下,哈尔滨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正在生成。今年1月6日,由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投资组建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正式揭牌。“我们不是在做一个产品,而是要做一个产业的组织者。集团的成立将搭建起一个平台,对现有学校老师和科研院所的机器人研究成果进行有效整合统筹,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设计,通过集团作战方式,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顾问蔡德章在向记者阐述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成立的意义时,感觉到身上的担子非常重大,他说,“我们希望能够成长为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全球机器人行业竞争的一个力量,同时,通过自己的发展能够带动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