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力优化教师队伍 使教师专业水平大幅提升
记者 韩雪 衣春翔
建设好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是每个家庭的幸福所在,也是民族未来和希望所向。一直以来,我省秉持“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一核心理念,以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为主线,坚持“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不断推进观念创新、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和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如今,我省各级各类教师队伍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结构、素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职业道德水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教以人兴,薪火相传,绵绵不绝。
调整结构主体打造
教师队伍优化专业水平大幅提升
“校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有教育专家认为,学校要办得好,培养出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除了必备的教学条件外,关键要看校园里有无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多年来,我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为目的,采取各种措施,不断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师资队伍数量结构,优化教师队伍职务和学位、学历结构。目前,专任教师总数已由2000年的41.8万多人,调整变化为2013年的37.5万多人。教师职务结构渐趋合理,2013年,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中级和高级人数分别比2000年提高7个和12个百分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中级和高级人数分别比2000年提高11个和22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中级和高级人数分别比2000年下降8个和提高14个百分点;初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中级和高级人数分别比2000年提高14个和22.6个百分点;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中级和高级人数分别比2000年提高24个和0.57个百分点。此外,教师学历(学位)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
这些年来,我省始终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体工程”,结合我省实际,科学规划和确定各级各类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和“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以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培训教师的实践技能为着力点,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以提高高校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和高层次战略后备人才为重点,实施“高等学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程”。
塑师德铸师魂
师德师风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
一个学校师风的好坏,一名教师师德的优劣,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对此,我省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程”,紧抓不放,常抓不懈。长期以来,在师德工作中凸显以“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及“突破高寒禁区精神”等为主要标志的“龙江精神”,以“龙江精神”的大美大爱塑师德,铸师魂。
我省建立起师德检查考评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列为教师资格认定、招聘、评优选模、晋级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每年定期开展全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不断树立师德典型。从2007年开始至今,共推出各级各类教育师德先进集体1020个,先进个人4030人。
榜样的力量在宣传常态化中得以不断升华。近年来,我省教育部门在门户网站师德师风专栏定期滚动推出全省师德先进事迹,同时积极开展各种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生动感人的师德宣讲活动,使师德建设不断深化。相继开展了“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主题师德论坛活动、师德建设成果评选活动等。
无数教师用艰辛和努力,加深了人们关于师德的整体认识。
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我省师德建设成效显著,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以马祖光为代表的为教育科研事业殚精竭虑,在生活和工作中克己奉公、淡泊名利、甘为人梯、谦逊质朴的教师群体;涌现出了以于维汉为代表的具有博爱、博学和搏击精神的教师群体;涌现出了以张丽莉、韩国祥为代表的舍己救人、追求卓越、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典型。
这些国家和全省重大师德典型,深刻影响着我省乃至全国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感召着广大教师修身立德,崇尚楷模。同时,这些典型群体展现出了人民教师的大爱情怀,塑造了当代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光辉形象。
管理日趋完善人才体系壮大
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合理配置为目的,我省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取得明显成效。
首先吸引了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有效缓解了部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2009年以来,全省共招聘7562名“特岗教师”,分布在47个县、1432个农村学校。其次创新了教师补充机制。通过“公布计划、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签订协议、培训上岗”等规定程序,依法依规组织“特岗教师”招聘工作。最后促进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岗教师”以应届师范类专业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给农村学校带来活力,促进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我省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优化教师职业发展环境,促进教师自我提高为重点,不断改革教师队伍管理方式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为队伍发展积蓄后备人才。从2001年到现在,分别开展了各级各类在职教师资格认定、师范类应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和面向社会人员教师资格认定,共认定各级各类教师资格105.5万人次,为教师队伍补充与发展提供了保障。
——开展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为教师职业发展创设广阔空间。不断修订评审标准,增加教师教学叙事等教学能力考核内容,在评审程序中不断增加现场答辩比例。积极协调人事部门逐步下放高级教师评审权限,让学校和基层直接评审高级教师。按国家要求在绥化和佳木斯市开展中小学增设正高级教师职称试点工作,试点结束后全省推开。
——实行城乡教师岗位交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11年开始,建立由县(市、区)政府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的教师、校长交流制度,逐步推行校长竞聘选拔制和职员制度。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教师资源库,实行“无校籍管理”,促进校际、城乡、区域间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骨干,往往是一所学校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上水平、上层次的灵魂。
长期以来,我省始终把高层次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整体工作的“旗舰工程”,抓实抓好,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层实施。通过多年努力,各类教育领军人才体系已经形成,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素质不断提升。
实施“中小学特级教师选拔与培养计划”,自1984年以来,每两年进行一次的中小学(职业高中、特教学校、幼儿园)特级教师选拔工作,已选拔培养特级教师2100余人。实施“高技能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建设计划”,通过集中培养和聘任(聘用)具有行业影响的专家、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相结合的办法,打造了一支高水平、高技能“双师型”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到目前共培养专业带头人777人。实施“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计划”,几年来先后投入培养和支持资金2.3亿元,培养和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共计8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2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7人,龙江学者在聘教授181人。
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让他们有盼头,有奔头,是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省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高,经济待遇有了良好改善。近些年来,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会同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尽可能地出台政策提高教师待遇。从2014年开始,对我省集中连片贫困县乡村教师按人均每年2400~3000元不等的标准实施生活补贴等。这些政策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对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义务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强教之源,当下,我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并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正在形成,他们用道德的光辉照亮了教育的星空,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