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治水成绩,筑护水新格局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区域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力量。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哈尔滨市这样一个滨水城市,因为水的随处可见和使用便捷,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的保护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今天是世界水日,市水务局与《哈尔滨日报》携手,通过“数读”哈市水环境治理与水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与努力成果,让更多人关注水、节约水、保护水,形成共同参与构筑哈尔滨全社会惜水的良好局面。
治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
在多方推进下,近年来哈市市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在逐年提升。2014年底为89.3%,2015年底达到90%,超过了国家“十二五”期末目标。
尤其是三个污水处理厂完成建设,使哈市江南主城区实现了污水处理能力全覆盖。据悉,市水务局克服有效施工期短和现场情况复杂等重重困难,经过日夜奋战,于2015年8月末圆满完成了团结镇污水处理厂、成高子镇污水处理厂和朝阳水质净化厂建设任务,使全市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吨,同时对阿什河流域水生态环境、马家沟水景观以及周边环境都起到了有效改善作用。
对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监管,我市一直持续强化。除每月对在运污水处理厂进行一至两次抽检,保证各污水处理厂连续、稳定运行并达标排放外,相关管理部门上门对文昌、太平、群力、信义和平房5座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营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责令整改。
而且,为从源头上做好污染源控制,我市严格落实排水许可制度与入河排污口审批工作。
按照审批权限对新建、改建或者扩大入河排污口等实行审批制度,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科学控制排污口的设置。全年审批松北区和呼兰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哈尔滨车辆段迁建工程(雨水)和市人社局和兴路办公区(雨水)3处入河排污口。并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入河排污口进行监督性检测和抽查检测。
这些,使哈市对辖区内径流河水的水质管控能力实现大幅提升。
利用:工业重复利用水量超过3亿立方米
如何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充分利用,一直是水务部门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
去年,我市水源工程建设在多领域实现新突破。其中,松花江水源供水工程建设全面启动,使哈市得以发力构筑城区多水源供水格局,从根本上解决了单一水源供水的安全隐患。同时,我市对磨盘山水库实施全面除险加固,派驻安保公司和派出所在库区执勤,确保水库安全稳定运行,并建设完成市政府与丹麦奥胡斯市水质监测合作项目,水库水质12项指标实现了在线监测。在松辽委对东北三省24个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年度安全保障达标检查评估中,哈市磨盘山水库名列第一。
去年,我市农村水利建设也取得新进展。尤其是灌区配套工程建设方面,依兰江湾和木兰柳河沿江泵站建设主体工程完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方面,共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73处,解决了1111个自然屯、62.8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共完成治理面积36万亩。
去年,我市快速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考核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在2015年全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哈尔滨市排名第一。据悉,通过采用定向、定量网格化管理方式,我市对1566家企业单位依法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去年城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水量超过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2.58%;计划用水单位节水量达到2858万立方米。
管理:城区地下水位连续多年回升
哈市通过有效的管控减少滥采乱用,水资源得到合理“休养生息”。
顶层立法到下游执法已形成有机整体。在水务立法方面,《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修订颁布实施,《哈尔滨市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已完成送审稿;在水务规划方面,哈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报告》及供水、排水等“十三五”专项发展规划,为对接国家政策、统筹项目建设提供了规划保障。在水务执法方面,河湖管理、节水执法、打击窃取水资源、违法设置入河排污口、破坏水土资源行为等得到全方位强化。据统计,哈市去年立案查处水事案件46起,罚款37万元,水事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而且,通过加强城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建设,哈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点已由140处增加到170处,其中90处升级改造为远程传输自动监测点,实现了全天候监测。近五年来,哈市获得水位、水温有效监测数据10余万个,完成枯、丰水期地下水水质化验1079套,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了翔实依据。据地下水监测资料显示,城区地下水水质良好,地下水水位连续多年大面积回升,局部地区年上升幅度超过1米,实现了保护性开采。
哈市水务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继续以整县推进方式实施国有灌区水价改革,道外新仁、巴彦沿江及江湾灌区新水价已获市物价局与水务局联合批复。五常市龙凤山灌区全国综合水价改革试点工作已完成。同时,哈市也加快涉水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进一步梳理、规范行政权力,155项权力清单内容通过媒体向市民公布。
水生态:试点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果
2013年7月31日,水利部确定哈尔滨市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2014年9月25日,省政府对我市上报的《哈尔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予以批复(黑政函〔2014〕106号),同意《实施方案》的各项工作内容。这标志着试点工作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去年初,市水务局下发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2015年重点工作目标和相关工作责任表》,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哈尔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所列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落实。
这其中,在哈市启动实施松北灌排体系及水生态环境建设一期工程中,发生渠及部分支渠实现通水;百公里松花江北岸堤防防汛抢险通道工程全线贯通;阿什河清淤工程完工;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顺利通过水利部中期评估。
2016: 共筑节水护水新格局
新一年,哈市的用水结构在发生变化,新的用水局面和需求在陆续呈现。我市水务部门也将多措并举,推进水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合理利用。
我市将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其中,通过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周密部署、认真实施对区、县(市)“三条红线”落实情况监督考核工作,确保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范围内;通过分解明确《哈尔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中的重点示范工程,落实具体目标和制度措施,加快提高建设水平;通过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编制全市供用水计划,严格控制、合理分配计划用水微观指标;继续抓好计划用水和节水工作,加强节水技措改造,推进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以道外区东风沟、香坊区曹家沟、呼兰区一排干为重点,扎实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尽快改善这些区域水体环境。
同时,在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市将着力推进松花江沿岸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旱改水工程,计划启动建设永胜和松花江乡两处灌区,完成柳河、六合、江湾、沙力4处灌区工程建设。继续实施节水增粮工程,按照省下达计划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科学配备节水设施,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加强社会供排水方面,将继续推进松花江水源供水工程建设,确保二水源维修、三水厂升级改造、哈东配水加压泵站新建、嵩山加压泵站改造及相关配套输水管线建设主体工程于年底完工;实施江南主城区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加快推进老旧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解决南岗、平房、道里区诸多老旧居民小区吃水难问题;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对分散性供水和水质不达标工程实施升级配套改造,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3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