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假官泛滥,先管掮客横行
6月23日,59岁的董宪伟被北京市密云县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批准逮捕。从1998年至今的十多年间,董宪伟冒充部队“大校”,以帮助上军校、转业安置、当公务员等为由诈骗数十人共计400余万元,诈骗金额巨大,而且行骗十多年无人怀疑。从近几年办案情况来看,此类案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7月2日《检察日报》)
当今时代,信息高度发达,资讯爆炸式传播。说实话,“联合国军事委员会”、安排就业这等老掉牙的桥段,哪个人不是听得耳朵长茧子?又有哪个人不掌握几套“防骗技巧”?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假官们”仅仅在地摊上买个章,ps几张高大上的照片,在朋友圈里嘚瑟一下,就能骗得风生水起。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愿者上钩”,甘愿上当受骗呢?是骗术太逼真,还是群众太天真,亦或是另有蹊跷呢?
诚然,与许多走“情感流”、“获奖局”的诈骗不同,假官行骗比较高端,而且在技术上不断升级。譬如,“红头文件”、印章的仿真度越来越高,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通过后天修炼,假官们可以把方针政策、人事关系,讲的头头是道,颇具领导范;引入更多的“捧哏”,让骗局更逼真、更自然,令被骗者更入境。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假官骗术再高明,也不可能不留痕迹。比如,以冒充军官设局,表面看滴水不漏,可有几个军官天天无所事事,在社会上混?稍用理性思考,就能解开行骗的面纱。可为什么偏偏有人不理性呢?这里面固然有与官员攀附的虚荣心作怪,有“官员万能”情节的驱动。但更主要的是,有人得过“甜头”。想想看,倘若是托“假官”办事,“办一起砸一起,办一次上当一次”,还会有人前赴后继的上当受骗么?
事实上,假官、掮客真假难辨,才是假官泛滥的现实“温床”。试想,有一天行骗江湖中,只有假官,没有掮客,还会有人上当受骗么?因此,总结一些防骗技巧固然有效,但不是治本之策。要整治假官泛滥,必须先管住掮客横行。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有关方面,还是要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掮客滋生的土壤消失了,假官自然也会随之消声灭迹。
文/薛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