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创业成为一种文化和习惯——我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纪实

14.05.2015  18:17

          哈工大报讯(商艳凯 刘忠奎/文)今年的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创新创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就在两会召开前夕,我校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学生创业实践示范基地,这标志着我校着力打造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又添一个新平台。近年来,我校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工信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任务要求,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两化融合的重要举措;面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发扬“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托高水平科研优势与国家大学科技园良好的创业实践条件,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广泛开展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形成了校团委、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科工院、招生就业处等多部门协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工作机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
          “一体系三平台”助学子梦想成真

          用机器人挖去黄桃的桃核、搭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就业信息对接系统、让手机软件帮你快速记住单词……这一个个创新创业团队的奇思妙想和五花八门的创新产品出现在我校2014年度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给评委与观众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大赛吸引了308名同学、70个项目参赛。一支支创新创业团队“你方唱罢我登场”,过关斩将,最终33个项目获得1万元到5万元不等的资助。11个项目进入孵化阶段。
          如火如荼的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只是近年来我校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缩影。为了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我校积极构建并逐步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一体系三平台”机制,即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引领平台、实训平台、实践平台,并将创新学分纳入培养计划,极大地激励了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的热情。其中,我校在最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获得2个创新学分,参加大一年度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创新创业竞赛是获取创新学分的主要途径。《哈工大本科生申请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办法》规定,如果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ERP沙盘模拟经营竞赛等大赛中获奖,学校将根据获奖等级给予加分。
          我校面向全体学生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的、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创业教育体系为例,该体系由创业课程体系和创业实践体系组成。其中,创业课程体系包括创业课程和创业讲座。目前全校已开出创业相关课程19门,近3年年均选课人数近6200人,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创业讲座已形成“创业大讲堂”、“周末商业沙龙”、“经管企业行”等一批品牌活动,英国威尔士首富泰瑞·马修斯、新东方教育集团总裁俞敏洪、海王集团董事局主席张思民等一批创业企业家云集“创业大讲堂”, 以其亲身经历引导有志于创业的学子们。
          创业实践体系包括大一年度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我校2011年开始实行“基于项目的学习计划”,大一年度项目计划是基于项目学习主线的起点,以培养兴趣、激发创新潜能为目标,对新生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启蒙教育,2011年至今,大一学生的参与热情不断提升,立项数逐年升高,参与比例接近80%。我校2007年入选国家首批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该计划2011年更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该计划是校内最受学生欢迎、参与度最高的活动,已成为一项常态化的活动,年均立项400余项,参与人数1200余人。我校每年投入近200万元专项经费,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80余项省级以上科技竞赛;每年一度的“祖光杯”创新创业大赛成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嘉年华”,吸引了校内师生、校外投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丁香会杯”学生创业大赛每年举办一次,优秀项目可直接获得校友资金资助。
          创新创业引领平台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创业社团和创业网站。我校目前已成立了17家企业俱乐部和多个创业服务社团并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如宝洁精英俱乐部举办的精英挑战赛、微软俱乐部组织的捉虫大赛、蓝线工作室举办的蓝线软件设计大赛等活动,为学生认识企业、了解创业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团队建立的哈工大创业平台网站,融项目展示、项目对接、项目交流、人才招聘于一体,为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信息服务。
          创新创业训练平台的主要职能是为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提供立项、培训和运行所需要的支持,主要载体为依托各院系建设的创新创业基地和创业模拟训练平台。目前,全校共建立了15个科技创新基地和8个创业基地,一方面鼓励学生按照兴趣自主立项,同时动员教师从科研项目中拟定题目,为学生提供选题。如依托经管学院建立的“国泰安”创业实验室除为创业课程提供实验条件外,还针对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包括创业启发、准备、练兵、拓展4大系列的模拟训练。实验室建立以来,已为700余人提供服务,满足了我校创业项目团队培训的需要。
          创业实践平台包括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校内)。
          哈工大科技园2013年获批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共辟出500平方米场地作为学生创业团队开展成果产品化、创业企业运营、成果展示的空间,现有13个学生创业团队在基地孵化。科技园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创业企业(团队)入驻基地实行首年房租费、水电费全免,入驻次年房租费、水电费减免20%的优惠政策。对刚进入基地的创业团队,科技园孵化中心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工商、税务、知识产权等知识辅导,派专人协助其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高新认证等,并在基地公共服务区内配备复印机、打印机、装订机、投影仪等办公设备供创业企业使用。科技园还优先推荐学生创业企业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资金资助。
          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于2013年10月建立,位于活动中心四楼,包括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咨询室、创业培训室3个部分,面积约300平方米,有9间办公卡位和一个多媒体会议讨论区,免费为创业团队提供办公桌椅、办公储物柜,现有9支团队入驻。入驻基地项目大多都是研究生为项目负责人,本科生为项目参与人,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创业创新实践。各团队成员也来自不同院系,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相互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促进了学科的交叉融合。

          将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助学子的奇思妙想生根发芽

          2014年,在哈工大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帮扶下,“慧眼”可编程摄像头团队和多型号无人机团队两支团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中,“慧眼”可编程摄像头团队在哈工大(鞍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帮助下,拿到4项创业天使投资合作项目,获得投资,并正式成立了易瞳科技公司,年销售额预计达5000万元,公司朝着产品、市场、管理的方向跨出了一大步。多型号无人机团队不但有了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近期还签署了多项协议,注册成立公司也进入倒计时。
          这两支创新创业团队只是我校联合多方资源成功孵化项目的代表。翻看这些团队成员的履历和创业历程不难发现,他们创新创业的项目无一例外地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紧密相关。这就是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另一大亮点,即注重发挥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做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科研、专业学习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法,进而产生创新的想法、创新的产品或工艺,在创新的基础上开展创业。
          有一项统计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我校在教育部主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的获奖项目大多来源于学校的优势学科。如爬行与轮动交互式行进机器人、模块化多功能灾害救援机器人、智能羽毛球发球机、升阻复合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等获奖成果均出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其中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光发酵细菌产氢-絮凝特性研究”项目是利用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条件完成的;国家级创业实践项目“纸张/树脂基复合材料产品的制造及营销”来源于指导教师姜再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该项目成功入围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在我校深圳研究生院,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的热情也很高涨。就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孙文龙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2014年5月,刚刚毕业一年的他与师兄邵培兵成为“合伙人”,并招纳了一批技术人才,其中包括就读于市政工程专业的“90后”硕士研究生,共同创办了深圳市瑞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大学城硅谷创业园,是一家专业从事污水处理的高科技环保公司。公司的核心技术依托深圳研究生院在环境工程领域研究和开发的ANAO工艺,主要用于小城镇的污水厂建设,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已先后在十几座小城镇污水厂投产应用。
          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校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产学研合作经验。多年来,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推龙江腾飞为己任,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厂校合作红旗飘、满城都说工大好”的美誉。近年来,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成立了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哈工大(鞍山)工业技术研究院、宜兴环保研究院、哈工大无锡新材料研究院、常州高端装备技术研究院、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等多个产学研平台。2015年,由我校牵头,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支持成立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公司揭牌成立。这些校地合作平台不仅孵化了一大批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产业,还聚集了一批具有领军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同时也为学子的创新创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我校还注重发挥和利用校内外、校友等多方资源,为学子创新创业提供动力和支持。如后勤集团将自动售货机、校内体育用品商店、影院休闲吧、报刊服务中心等经营项目开放给学生团队创业经营,提升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科工院设立了创新创业支持基金,支持校团委每年举办“祖光杯”创新创业竞赛、组织大学生参加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
          学校与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微软、腾讯、伊顿、罗克韦尔、雅虎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这些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同我校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互动关系,其管理经验、创业经验、对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敏捷感知等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产生着积极影响。
          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也时刻牵动着广大校友的心。李长春、王兆国、李继耐等知名校友联合发起并设立了哈工大春晖创新成果奖励基金,奖励取得创新性科研成果和科技发明成果的在校学生。拟创立“国富资本”投资基金的熊焰校友、著名风险投资机构上海联创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冯涛校友、发起成立丁香会(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金融投资业及实业界的知名校友等,都有意愿帮助母校培育更多的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

          创新创业教育率先迈出国际化步伐
          中外学子碰撞出创意的火花

          手动控制的电动滑板车、能安装在自行车上显示图案的LED流水灯、能摄影能翻跟斗的四旋翼无人机、会跳舞的服务机器人、远程遥控监视的家用跟随机器人、阻止雾霾进入屋内的空气净化窗,还有家用自酿啤酒机……今年的4月15日至19日,我校7支学生创新项目团队首次亮相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43届国际发明展,就受到了全球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和当地社会民众的广泛好评。哈工大展台成为会场最火爆的展台之一,更有当地民众在电视媒体上看到我校的项目以后特意来到现场观看、体验。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创办于1973年,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连续举办历史最长的发明博览会。本次展会共吸引了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项发明成果参展。最终,首次参展的我校学生创新项目团队取得了3银4铜的成绩,其中两个项目还获得由香港科技园颁发的特别奖。
          学子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发明展和科技竞赛,为我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增添了一层国际化的色彩。我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率先迈出国际化步伐,一方面聘请国外知名教授,引进先进设备和现代管理理念,建立联合研究基地,另一方面积极主办、参加大学生国际竞赛和论坛,鼓励学生到国外企业实习。
          近年来,我校与国外学者或国际企业合作,成立了多个联合研究、教学机构,如经管学院牵头成立了哈工大-密苏里大学创新创业研究所,电气学院牵头成立了哈工大-飞思卡尔嵌入式联合实验室,计算机学院牵头了建立HIT-IBM中国研究实验室等,这些基地为开展国际化的创新创业项目创造了良好条件。
          “赛车是HRT的梦想,创新是HRT的支柱,性能是HRT的追求。”这是威海校区HRT车队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梦想和信念。目前,HRT车队是科技水平最高的中国车队之一,赛车技术遥遥领先,并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强队。2012年HRT车队第一次走出国门,在日本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获得完赛奖和CAE分析特别奖;2013年HRT车队出征国际最高水准的德国赛,在静态赛中总成绩位列国内参赛车队之首。
          此外,学校还为本科生、硕士生提供去国外大学、企业实习的机会。如软件学院每年都有本科生到美国、法国的IT企业实习。他们在国外企业里不仅学到专业知识,还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理念,感受到企业的文化和氛围,这些都为学生未来的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了学子的热情参与,有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有了全校上下的合力推进,创新创业正在成为哈工大师生的一种自觉行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潮流,不断迸发出青春和活力。
 

编辑:张东杰 来源: 哈工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