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凸显 文化福利惠万家

17.07.2014  11:49

  “我一有空闲就来文化站,在这里看书、唱歌、跳舞,玩得很高兴!”说起村里的文化站,望奎县先锋镇四段村村民李秋成脸上乐开了花。文化自豪,在村民的欢腾振奋中尽情流露,这得益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民与城里人一样,沐浴着公共文化的雨露。

  近日,记者走访望奎县,感受到了文化惠民大餐带给村民们实实在在的精神享受。近年来,黑龙江省以设施建设为重点,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方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显著,使广大人民群众从中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实惠。

  如今在望奎,公共文化资源被农民充分享用,小小综合文化站扮靓了农村新风景,点亮了农村新生活。这个县积极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将其建成农村群众开展科技培训、教育学习、娱乐休闲的主阵地和基层文化服务的平台,他们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完成了15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组建农民艺术协会和民间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农村文化阵地办成广大农民求知的课堂、求美的窗口、求艺的乐园、求富的良友。现在,腰鼓、健身舞、大秧歌等群众性活动在农村十分活跃,带动了乡镇文化的繁荣。各文化站还结合群众需求,量体裁衣,打造特色,通过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开展群众乐于参加的文艺体育活动、编发科技资料等形式,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在望奎县卫星镇惠头村农家书屋,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张明礼对农家书屋赞不绝口。平日里,张明礼经常到“农家书屋”里去看书查资料。他说:“我在‘农家书屋’学到了很多知识,对我养猪有很大的帮助。去年养猪效益很好,生猪发展到200多头,是‘农家书屋’带领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这个镇,像张明礼这样的村民不是个例。这个镇40多位农民依靠在书屋“充电”,逐渐走上了科学养殖、种植的道路,厢兰头村农民张武经常到“农家书屋”淘宝,使自己的肉鸡养殖年增收2万余元;信头村门凤田时常到“农家书屋”看书,也建立起了自己的高效农业示范园,越来越多的农民切实感受到了“农家书屋”给他们带来的财富。

  记者从省文化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谓成效显著,取得历史性突破:在投入不断增加的强力保障下,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一批标志性、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相继启动;重点惠民工程成效显著,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普及率日益提高;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样,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省博物馆新馆在原有规划基础上,省委决定新增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新增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元。2013年,为全部9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站配送10万元设备。完成876个公共电子阅览室设备提档升级工作。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取得新进展,完成国家下达的两批6个地市数字图书馆建设任务,整合省图书馆现有各数字服务平台,形成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省级财政设专项资金建设覆盖全省的“SSL多点认证VPN专用网络”,为实现全省数字文化服务全覆盖打下坚实基础。全面完成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牡丹江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指标优秀率为91.67%,创造了好经验,在全省发挥示范作用。哈尔滨市南岗区入选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北安市和阿城区入选示范项目。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全省上等级馆71个,一二级馆35个,增长191%。

  文化建设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全省1234个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免费开放。2013年,全省“百馆千站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全省253个图书馆、文化馆依托9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400个社区文化中心)开展“五送”(送辅导、送培训、送演出、送图书、送数字资源)超5000场,直接受益群众100万人次。全省“城市之光”和“金色田野”主题群众文化系列全年组织活动3.3万场次,参与群众2000万人次。全面启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全省专业院团“送欢笑到基层”活动全年演出3500场,直接观众500万人次。(作者: 董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