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

22.01.2015  16:40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价值引领作用,用文化的力量托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是孕育梦想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强盛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这一共同愿景蕴含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价值理想,成为当下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而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又引领和支撑中国梦的不断实现。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需要我们站在时代高度,礼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化绵延 5000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具有鲜活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历久弥新,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重在转化和创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好转化和创新这篇大文章。中华文化有着强劲的生命力,但在近代迫于西方列强的外来冲击而转型,今天我们仍处在这个文化转型进程中。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文化必将重现勃勃生机,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坚实根基。我们必须整理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提炼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着眼于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进行文化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包容开放气度,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人类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支撑中国梦的实现。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为之一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时代走向和恢宏气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发展中华文化。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中国共产党人所掌握,并为中国人民所认同,关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关键就是我们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既不是词汇概念上的诠释注解,也不是形式和话语上的简单模拟,而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使二者互为作用、互相促进,真正在文化精神上融为一体。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理论和实践的中国化,也是文化的中国化。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的很多重要内容,比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一致。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在于我们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它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也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一致。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在把脉中国现实、关照中国文化、回答时代课题、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走出来的,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是中国道路的理论总结,也是中国道路的理论反思,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神气质,凝结着当代中国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新成果,是我们党一脉相承的理论优势,具有强大的真理的力量和道义的力量,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符合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寻到的唯一正确道路。未来中国的发展,必然越来越依赖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活力,需要更加自觉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使之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脱离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都不会有正确的认识,更不会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提升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就是要把制度建设和价值观培育内在统一起来,更好地发挥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的定向导航作用。价值体系是国家治理之基,决定着国家治理的方向。国家治理体系既包括制度层面,也包括价值层面。在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既包括制度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包括价值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制度层面,缺少价值层面,就不是完整的国家治理体系,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国家治理能力也包括制度执行力和精神凝聚力,只有制度缺少精神不行,因为价值认同是制度执行的基础。一个好的国家治理,既要讲制度安排,又要讲精神力量,既要严格执行法律,又要善于道德教化。我国历史上强调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形成了中国传统治理的文化思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需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与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内在统一起来,既要见物也要见人,既要有制度自信也要有文化自觉。随着改革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和涉险滩的深水区,亟需构建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制度取向、制度整合、制度评价、制度修正等方面发挥定向导航、凝心聚力、评价判断、调节规范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们要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着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注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之中。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家总体战略布局,渗透到国家权力运行各个层面之中,全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增进人民福祉,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融入行业规章制度、社会行为准则、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的基本遵循,发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作用,人人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建设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现代社会。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人人崇善向上,人人见贤思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顶天”、国家治理体系“立地”,制度与文化融为一体。

  以文化之力提升领导干部的人格精神。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人。领导干部应始终坚持把党性锻炼与人格修养贯穿于改革发展全过程,自觉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以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立身行事,引领世道人心。自觉涵养为政以德的政治品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到明大义、悟深远、抵诱惑、有定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确对待权力、对待名利、对待群众,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彰显党性光辉。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信仰、志存高远,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义性和信仰的科学性,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发扬夙夜在公的实干精神,刚健笃行,身体力行,勇于攻坚克难、锲而不舍、埋头苦干,以钉钉子精神谋改革、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