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国从“跟跑者”变为“领跑者”

17.02.2017  12:19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科技的创新与新产业的培育。从历史看,每一次新工业革命都是后发国家实现“弯道超车”的战略机遇,美国在电气革命时期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日本在电子信息革命时期成为工业强国,莫不如此。因此,正在兴起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也是我国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推动产业由大到强的关键历史机遇期。

目前,我国基本具备发展新兴产业、高端产业甚至前沿产业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我国科技研发投入规模和专利数量、论文发表量等指标,均居世界前列;高铁、核电装备、通信设备等产业,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领先于世界。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科学及工程技术人才,使我国的科技创新相对于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人力成本优势。此外,新兴产业技术标准的形成依赖于用户规模,一项技术的用户数量越多,越容易成为行业默认的共同标准。巨大的人口规模和产业规模,十分有利于促进中国主导的新产业技术标准的形成。

当前,新经济正处于S形曲线的加速发展阶段,这是中国产业实现全面赶超的机会窗口。一方面,由于新科技成熟度不高且处于快速变化之中,行业的主导设计和技术标准尚未完全形成,发达国家与中国一样面对着技术发展的巨大不确定性,没有特别明显的领先优势。未来,中国完全有可能依靠低成本的创新优势、完善的产业基础、巨大的市场规模,率先实现新科技的突破和新产业的市场养成,从世界科技的“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增强对新标准、新产业的话语权甚至掌握主导权。

另一方面,新产业并不完全是崭新的,许多是新科技、新产品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比如通过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使传统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传统产业的升级,反过来又会促进前沿技术产业的发展。上世纪后期以来,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业链环节离岸外包,其国内传统产业的基础比较薄弱,进而制约新科技的成熟。

尽管我国已具备发展新科技、培育新产业的条件,但也存在许多体制、机制和政策方面的短板与制约因素,比如高水平科技人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产品应用市场规模狭小,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逐步建立4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创新激励机制,包括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增加研发投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打通产学研之间的通道。二是产业发展机制,包括建设产业基础设施,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改革完善金融体系,使好项目能够获得资金支持,好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三是市场培育机制,包括给予新科技终端用户必要的补助,支持试点示范,鼓励新产品、新服务的使用,加快应用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四是国际合作机制,既要加强与领先国家的合作,通过技术联盟等形式共同推动行业标准的形成,又要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或应用市场国家的合作,扩大国内企业的应用市场,共同分享技术进步的成果。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