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传统友谊航路上的新篇章

24.11.2015  19:25

  这是李克强在郑和文化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陈东有

  1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期间,首站来到马六甲,专门参观了郑和文化馆。他仔细观看郑和井以及反映郑和在马六甲的许多印记展示,并签名留念。李克强说,郑和的“”字代表了和平、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崇尚和平、亲仁善邻的生动写照。这番话引起在场人士强烈共鸣。

  此前,《南洋商报》、《星洲日报》、《新海峡时报》、《星报》等马来西亚主流媒体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前夕刊登了李克强题为《历史的航道、崭新的坐标、扬起的风帆》的署名文章。值得注意的是,这篇1800多字的文章,用了近五分之一的篇幅引述郑和下西洋的例子。

  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7下西洋,5次驻节马六甲。郑和是马六甲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也是中马传统友谊的一个标志。与后来的西方殖民者不同,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到访马六甲,不仅没有占领这里的一寸土地,还带来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帮助马六甲发展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港。李克强将此归功于郑和当年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郑和秉持的“有所为”,就是在他所经之地,在马来西亚,敦睦邦交,发展贸易;泊船驻港之时,帮助当地人民修筑城墙,驱逐海盗,平息冲突,维护海上安宁;同时传播中华文明,比如中华礼仪和儒家思想、历法和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造船技术等,深受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欢迎。郑和也有“有所不为”,他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来到马来西亚这片富庶之地,并没有搞掠夺,也没有搞扩张,更没有搞殖民,留下的是当地传颂了几个世纪的善举。郑和维护正义、兼济天下的事迹,正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的思想精髓,也是马来西亚和中国人民多年相处友好的文化基础,是绵延至今的地区国家共同精神财富与文化基因。

  马六甲当地人民对郑和的功绩十分感佩,《马来纪年》对郑和在马六甲的功绩和遗迹均有记载。至今,有关郑和的故事在马六甲仍然家喻户晓,当地也保存着许多郑和的遗迹,如他所率官兵每次登临马六甲都会驻扎的三宝山、山脚下的一座三宝庙以及一口相传为郑和下令挖掘的三宝井。郑和的善举加深了中马人民的友好情谊。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民间的友好往来,还是郑和身上体现的“”文化精神,主要还是重在崇尚和平、亲仁善邻、互助互利,化解矛盾,消除隔阂,以有利于周边的稳定,维护了东南亚、南亚地区稳定和海上安全。所以,郑和的船队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科技力量,但没有用于侵略扩张,而是用于和平共处。中国当时是世界上的海洋大国,但总是从容温顺,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与当时相交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平等相待,友好相处,而且,这种精神一直传承至今。

  我们还可以看到,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不仅进行海外贸易,更多的是传播先进的中华文明。当时,这些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比较落后,对郑和带来的中华文明非常向往。中华文明的传播对提高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大有好处,所以当地的人民愿意与热爱和平、珍惜友谊的中国人交朋友、做生意。这也是从明朝起数百年来从中国的福建和广东、广西、海南等一带迁移而来的移民与马来西亚人民一道,同开拓、共患难的文化和情感基础。马来西亚的华人不仅为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族群和睦贡献了积极力量,也为中马友好增添了特殊的亲情纽带与人脉桥梁,是中马友谊日久弥坚的象征。

  正如李克强总理的妙喻“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民心相通,对和平发展的共同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憧憬,把双方连接成为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挑战、反恐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李克强特意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专程访问马六甲,并参观郑和文化馆详解“”文化,就是向世界传递中国与东盟更应携手努力,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劲信息:“中国愿与东盟国家永远和睦相处,促进共同繁荣,为东亚乃至世界和平发展事业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