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季玉米收储政策及进口配额政策分析
笔者认为今秋临储收购方式有以下变化:
其一,降价幅度在100元/吨以下;
其二,提高质量标准,预计霉变超标玉米将排除在临储收购之外,这可参考2015年小麦最低保护价收购仅仅收购2015年生产国标三等以上小麦;
其三,分批次发放临储收购量,这可参考2008/2009年度玉米临储分四批收购4000万吨。农业部要求东北调整玉米种植结构的延伸解读
近日,农业部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东北四省区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特别要求东北四省区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笔者认为,自2008年以来,临储收购引起的玉米产量和价格齐涨的牛市盛宴将就此终结。从趋势上讲,起码在政府处理好目前超过1.5亿吨的临储库存之前,玉米价格将走向漫漫熊途。但是,其间不排除产量大减等因素造成玉米价格波动的可能。
从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的历次重要讲话中,可以清晰看出政府对于玉米生产和进口态度的转变过程。
2010/2011年度,国内玉米供应紧张,价格暴涨,我国被迫在2011/2012年度从国际市场进口523万吨玉米用于补充库存,也即后来在关内拍卖的进口玉米。2012年,韩部长在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文章《玉米论略》来阐述增加玉米产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国家连续两个年度在东北四省区分别收购6919万吨和8329万吨玉米,玉米价格大幅波动,饲料企业和玉米深加工企业承担巨大市场风险,中央财政也不堪重负。今年6月,韩部长在吉林省召开东北四省区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指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东北地区,东北四省区明年要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必须承认,玉米临储收购政策确实在提高农民收入和玉米生产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8年实行玉米临储收购以来,国内玉米总产从1.66亿吨增至2013年的最高值2.18亿吨,产量增长了31.7%,种植面积增加了24%。
图为国内玉米产量走势
据悉,本来在参与玉米临储收购政策的几个政府部门中,农业部、东北各省区政府从保护农民收入角度,反对降价收购,而财政部等部门从节约政府开支的角度,希望降价收购临储玉米。6月28日,韩部长的讲话意味着农业部已经转变了观念,也即中央层面的政府机构已经统一了思想,秋季新的临储玉米收购价格降低基本成定局。
对于玉米甚至玉米淀粉期货和现货来讲,临储收购价格调整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考虑到临储收购价格制定的工作程序和去年、前年的发布时间,预计最终尘埃落定得等到11月下旬。在这之前,玉米甚至玉米淀粉期货价格一直承压,难以有效上涨,只会出现局部反弹。
目前市场传言降价幅度有200元/吨、120元/吨(低至2012年水准)、100元/吨以下多个版本。从笔者掌握的信息来逻辑性推断,价格降幅应在100元/吨以内,主要原因是去年小麦和稻谷的最低保护价格未降低,玉米的临储收购价格降幅也不会很大。
笔者认为今秋临储收购方式有以下变化:
其一,降价幅度在100元/吨以下;
其二,提高质量标准,预计霉变超标玉米将排除在临储收购之外,这可参考2015年小麦最低保护价收购仅仅收购2015年生产国标三等以上小麦;
其三,分批次发放临储收购量,这可参考2008/2009年度玉米临储分四批收购4000万吨。
同时,笔者也认为,中国政府不会让玉米成为下一个大豆,即政府会避免进口低价玉米冲击国内生产能力。因此,玉米进口配额加上转基因政策的双控措施将存在很长一段时期。这也意味着,国内外差价不会在短期内收窄,高粱、大麦、木薯、木薯淀粉、DDGS等玉米和玉米淀粉的替代品和相关产品大量进口将长期存在,只要市场给出的利润足够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