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我们的六十年(新疆跨越60年)

10.09.2015  15:36

  峥嵘岁月,沧桑变化,弹指一挥间,边陲成热土。在这片美丽、富饶而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群众用他们的大爱与忠诚,书写着感人至深的奋斗史、团结史、心灵史

  历史在这一年翻开了新篇。

  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自此,这片神奇的土地,踏上了新的征程,47个民族携手奋进,团结和谐,他们奉献青春与热血,用大爱和忠诚书写传奇,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他们是天山雪松,胸怀如山样博大;他们是沙漠胡杨,困境中愈挫愈勇;他们是戈壁红柳,与大地深情相拥。

  “天山雪松”布茹玛汗·毛勒朵:

  永不挪位的界碑

  题记:挺立,用一座山的高度,守护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在寂寥的冰峰上,在皑皑的白雪里,用不离不弃的忠诚,传播春的讯息。

  这次见布茹玛汗·毛勒朵老人,是在她乌恰县城的家里。

  那张刻着岁月痕迹的古铜色的脸,那个透着憨厚、质朴给人温馨安宁的眼神,让这位72岁的柯尔克孜族大妈,平凡中透出非凡。

  老人是克州的一名护边员。放牧巡边五十余载,她刻下了数不清的“中国石”,至今仍坚持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巡边,成为帕米尔高原“永不挪位的界碑”。

  19岁那年,布茹玛汗随新婚丈夫到中吉边界线海拔4290米的冬古拉玛山口放牧巡边。

  上山第一天,第一次看到写着“中国”二字的界碑,她年轻的心激动不已。没有文化,她就在边防派出所官兵的帮助下,学会写中文和柯尔克孜文的“中国”。巡边中,她用两种文字将“中国”一笔一画刻在石头上。50多年来,“中国”,是她心中最神圣、最崇高的字眼。

  刻了多少块“中国石”,布茹玛汗已经记不清了:“这么多年,只要是走过的地方、见过的石头,我都会刻上‘中国’二字。让路过的人知道,这里是中国!”

  “父亲是个孤儿,靠给巴依(富户)放牧为生。解放军来到帕米尔高原时,父亲带着我们兄妹5人,为解放军砸开大石、铺平道路。他说,是共产党让我们有了今天的日子,是解放军保卫着我们的家园。”

  “我有两个梦想,一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是让我的子孙参军当兵。2011年,我把大孙子送到了部队;2012年,我成了党的人。两个梦想都实现了。”

  这几年,布茹玛汗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

  “2011年9月底,从山上搬下来,住进这73平方米的富民安居房,政府没让掏一分钱。新房子和老房子,就像汽车比毛驴车。住着嘛,舒服得很,就像小娃娃钻进妈妈怀抱。”老人风趣地说。

  看了卧室看厨房,有水有电有暖气,还用上了天然气。老人笑着说:“不光我一个人,乡里祖祖辈辈住山沟里的五老人员、农牧民都住进来了。”

  说起身边这些变化,老人很是兴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巡边时,从老人所在的萨孜村到冬古拉玛山口不到40公里路,骑马、骑驴赶着羊群,得走上两三天。如今,政府改善了牧道,坐车两个来小时就到了。

  过去,每家每户也就是一匹马几只羊。现在,羊成群,马成群,牦牛满山坡,出门跨上摩托车,电瓶车替代了毛驴车;园区办到了家门口,越来越多的牧民走进了工厂,有事干,有钱赚。和走出去务工、上学的娃娃们,一打手机就通上了话……

  “柯尔克孜人常说,‘种地就是戍边,放牧就是巡逻’,现在条件好多了,我更要带领村里的护边员守好冬古拉玛山口,让祖国和人民放心!”布茹玛汗大妈尽忠职守。

  在新疆5700多公里边境线上,像布茹玛汗大妈这样的护边员还有很多。他们“骑着马儿守边关”,每一座毡房就是一个流动的哨所,每一位牧民都是一座立着的界碑。

  “沙漠胡杨”阿尼帕·阿力马洪:

  “团圆锅”播撒爱心种子

  题记:在沙漠腹地,哪怕只剩下滚烫沙粒,只要有你,就有生机。在亘古荒漠,哪怕只剩下残垣断壁,只要有你,就是传奇。胡杨精神,万年不屈。

  76岁的维吾尔族大妈阿尼帕·阿力马洪很忙。青河县中学的三个学生来了三次,才把大妈“堵”在家里给他们讲那口“团圆锅”的故事。

  大妈是新疆边远小城青河县的一个普通农民。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阿尼帕夫妇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个孤儿,加上自己的9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多民族大家庭。

  为给20多口人做饭,阿尼帕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2米的大铁锅,每次都做上满满一锅饭。如今,很多老乡家里有喜事,都会借阿尼帕家的大锅去做抓饭、炖羊肉。人们给这口锅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团圆锅,大家都说,只要用了这口锅,家里就会像阿尼帕家一样团结、和睦、幸福。

  阿尼帕的孩子们长大成人后,也都养成了一个习惯:谁家有困难,只要说一声,就是再难也会搭把手。大龄孕妇江阿古丽需要输血,阿尼帕一声令下,家中的10多个儿女马上赶到医院献血;大女儿卡丽曼女儿的一位同学因家庭困难辍学,被她接到家里,供其上学……

  养子王作林,是乡里的致富能手。他乐于助人,乡亲们总爱找他帮忙。他说:“对我们这些流浪的孩子,妈妈都当自己的儿女养育,我们也要将这种爱心传承下去。”

  2012年,青河县政府投资150多万元,在阿尼帕原有宅基地上,建设了新疆首个以道德模范事迹为主题的教育基地,上下两层合计320.75平方米,楼下用于老人及家人居住,楼上设立阿尼帕事迹教育展馆。2014年开馆以来,已经接待了2万人次参观。

  现在,阿尼帕的雕像已在县中心公园落成,书稿《阿尼帕的故事》已出版,以阿尼帕为原型的电影《真爱》已在人民大会堂首映,舞台剧《情暖天山》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民族团结、爱心奉献的阿尼帕精神传遍天山南北。在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人加入到爱心行动中。今年5月18日,青河县成立弘善爱心协会,阿尼帕担任名誉会长,200多位爱心人士加盟。

  总是以阿尼帕家第二十个孩子自居的樊琴,从2009年开始创作《阿尼帕的故事》一书。在阿尼帕精神的感召下,她也加入了弘善爱心协会。

  副会长赵建荣说,每个人都有善良的心,善行都是小事积累的,成立这个协会就是为了汇聚更多人的力量,传承阿尼帕的爱心,帮助更多人。

  “戈壁红柳”三代石油人:

  戈壁荒滩建设智能油田

  题记:茫茫戈壁,一株红柳,就是一部生命传奇。听乱石演奏,看黄沙漫舞,每一场狂沙的洗礼,都是青春印记。瞧,那满坡山花,开得正艳!

  现代化的操作间里,各色指示灯不停闪烁。

  熟练地操作着数字化平台,张戈总是想起爷爷给他讲过无数次的“当年”。

  爷爷张福善今年91岁了。说起60年前的事,一点也不糊涂。当年,他带着6个人到克拉玛依给1号井安装井架,为开采石油做准备。那一天,是1955年3月2日。

  “你问我当时这里啥样子?一句话就是啥也没有!没有路,只能在长满梭梭柴的戈壁上穿行。”

  茫茫戈壁,只有7个人。

  自己挖个大坑,上面盖上梭梭柴,就是住的“地窝子”。白天一刮就是12级大风,经常把人刮得迷路,晚上野兽嗷嗷叫,好在没有伤人。“雪水泡馕是我们的标配,菜啊什么的想都没法想。”

  当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1号井喷出原油,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的诞生,“井场上沸腾起来了。有的高喊,有的跳跃,有的舞蹈,有的大笑”。60年过去,克拉玛依油田公司相继发现30多个油气田,累计生产原油超过3亿吨。

  第二年,张福善带着全家搬到了克拉玛依。那时,小儿子张宏标才4岁。

  小时候,张宏标对父亲记忆不深,因为他总是在井上,十天半个月不回家是常事。张福善说:“没办法,那时候都是人拉肩扛,井离得远,没有车就回不了家。”钻井队和采油队的工人半年回一次家也很正常。一个夏天顶着40多摄氏度高温,一张大黑脸让孩子都认不出来了;一到冬天零下40多摄氏度,人都穿着羊皮袄、毡筒,走路扑嗒扑嗒的。

  1974年,张宏标从部队复员到克拉玛依油田运输处,开着大卡车为井上送泥浆。“虽不在采油一线,但我们也在为油田尽职尽责。后来,条件就好些了,1985年时基本都住上楼房、装上电话了。”

  “最荒凉的地方,却有最大的能量,最深的地层,喷涌最宝贵的溶液,最沉默的战士,有最坚强的心,克拉玛依,是沙漠的美人。”上世纪80年代初,石油人的坚强、奉献和创造,催生了艾青的名篇《克拉玛依》。

  有了爷爷、爸爸两代石油人,张戈爱上油田就很自然了。

  爱听爷爷讲当年,也爱给爷爷讲今天。比如,在计算机上管理准噶尔盆地13万平方公里的油气田,“现在是数字化油田。点一下鼠标,千里之外的油气田就在眼前,人在办公室就知道下一步做什么”。

  再比如,克拉玛依风大,几乎每隔半月就要刮一次大风。以前一刮风,高压线路跳闸,抽油机就停了。风停后,就得一口井一口井启抽。“原来全部恢复启动,一天都不够。现在都是自动启抽,风一停,哗地一下全起来了。”

  这些新鲜事,常常把张福善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不就是千里眼、顺风耳吗!

  张戈说,现在正在建设智能油田。智能油田是什么样呢?一个全面感知、自动操控的油田,一个能够预测趋势、优化决策的油田。准噶尔盆地已经建立了测控网,油田的监控系统将由GPS系统升级到北斗系统。未来将用卫星系统支撑油气生产物联网……

  这个三代石油人之家,见证了克拉玛依油田从人工操作到智能管理的跨越,也折射了新疆从落后工艺到现代科技的巨变。

  
 《人民日报》( 2015年09月10日03版)

编辑:毛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