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17.09.2014  13:07

  无公害蔬菜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目标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农业行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经认证合格,获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蔬菜初级产品或初级加工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无公害蔬菜需求就越来越大。

  一、基地生产条件:

  1、蔬菜基地条件:蔬菜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排灌良好、运输方便,并具可持续生产能力的蔬菜生产区域。必须切实防止环境污染。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基地面积大于10公顷以上,土地连片。喜凉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七月份平均气温23.0℃以下;喜温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四月份、十月份平均气温15.0℃以上;辣椒干生产基地,四月份、十月份气温15.0~17.0℃。

  2、品种要求:选择抗病虫、抗逆能力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应市场要求、农药和硝酸盐富集能力相对较低,并与栽培季节及栽培方式相适应的品种。引进的品种必须通过植物检疫,引进后经过小区试验,选出适合的良种。繁殖用的材料,选择品种纯正、无病虫害、高产优质的种株。

  二、栽培技术

  1、合理轮作、换茬和间套作

  (1)生产上不宜采取连作,合理轮作换茬,切断专性寄主和单一的病虫食物链和世代交替。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甘兰等)。茄科蔬菜(如茄子、辣椒等),葫芦科蔬菜(如黄瓜、苦瓜等)切忌连作。轮作时间不少于2年。(2)难地轮作的菜地,夏季耕翻灌水,保持水层15天后排干晒白翻犁。或耕翻后覆盖塑料薄膜10天。

  2、营养土及种子处理

  (1)营养土:因地制宜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土,腐熟农家肥、草炭、垄糖灰、复合肥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营养土,要求有机质含量不少于20~30%,总孔隙度约60%,速效氮120~150mg/kg,速效磷150mg/kg,速效钾100~150mg/kg,并含有钙、镁和多种微量元素,PH值6~7,疏松、保水、保肥。(2)种子消毒:用温汤浸种,药剂浸种和药粉拌种。温汤浸种:根据种皮厚薄,把种子放入50~55℃热水中维持水温浸泡10~15分钟后,水温降低到20~25℃。根菜类、白菜类、甘蓝类和绿叶菜中的十字花科、菊花种子浸种时间8~12小时,藜科种子(菠菜)24~48小时,豆科种子1~2小时,茄子种子12~24小时。浸种过程每5~8小时换水一次。磷酸三纳浸种,浸种后的种子,再放入10%磷酸三纳溶液中浸泡20分钟,防治病毒病。福尔马林浸种:浸种后的种子,再放入福尔马林(40%甲醛)100倍液中浸泡15~20分钟,防治早疫病,枯萎病和炭疽病等。药粉拌种: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0.5%,把种子和药剂放入容器中摇动5~6分钟混合后播种。常用杀菌剂是:70%福美以,70%托布津,70%敌克松等。杀虫剂有90%敌百虫等。(3)育苗器具消毒:育苗前用40%四醛或高锰酸钾配成0.1%的溶液,对育苗盆、钵、盘等所有用具喷淋或浸泡消毒。

  三、播种

  根据栽培季节、栽培方式、育苗手段、当年的气候及蔬菜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四、育苗方法

  (1)根菜类(除大头菜,芜菁甘蓝,芜菁可移栽外)宜直播。

  (2)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中大叶菜宜育苗,小叶菜可直播或育苗移栽。

  (3)绿叶菜类直播或育苗移栽。

  (4)瓜类宜营养盘(钵、块),育大苗移栽。

  (5)豆类早春育苗移栽,其它季节直播。

  五、苗期管理

  (1)根据不同蔬菜幼苗发育最适宜的温度需求,进行苗期温度管理。春季播种后覆盖塑料小拱棚保温,移植前5天开始逐步加强炼苗。夏季育苗用遮阳网覆盖降温,移植前7天逐步加强炼苗。(2)适时间苗匀苗,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去歪留正,去杂留纯,去劣留优。

  六、成株期栽培管理

  (1)深沟高畦,畦面平整,菜畦高度20~25厘米,雨后或沟灌后不积水。采用地膜覆盖。无覆盖的菜园,须中耕除草。

  (2)灌溉宜采用膜下暗灌、滴灌、涌灌,严禁大水漫灌。暑夏浇水必须在早晨九点钟以后。

  (3)壮苗定植。直播蔬菜适时间苗、定苗。提倡合理稀值,密度适宜,株行距配置合理。

  (4)茄果类、瓜类及豆类等蔓生蔬菜种类,及时整技、搭架、压(吊或缠)蔓、摘心、打杈及疏叶疏果等。疏除的枝、叶、果要清出菜园作无害化处理。

  七、采收清理

  (1)适时采收,确保商品质量;禁用污水清洗蔬菜,合理包装贮运,防止二次污染。

  (2)清除田间枯技败叶,植株残体,杂物及残碎农膜等田间废物,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