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差异化消费更受宠?
COS主打的“性冷淡风”,让男女时装看起来具有非凡的共同性,模糊了性别,回归时装本义。
亚马逊中国上受欢迎的品牌的排行,也代表着消费者对品味的要求逐渐升高。
畅想时装
当大众品牌开始了全球快销无差异化时,这边厢,经济角度的数据告诉我们,“让流行更简单,你有我有大家有”,是能够让品牌们存活下去的绝佳方法;那边厢,消费者们一边呐喊要做不一样的我,一边对潮流更新更快价格更便宜的时装趋之若鹜。这样矛盾共同体下,能被消费的还剩什么?
现象
线上:
2006年3月,亚马逊中国(Z.cn)宣布,其“海外购”选品总量历史性突破千万级,服饰、鞋靴、珠宝、钟表、箱包和潮流家居等时尚品类在一个月间就大幅扩容了200多万,总量超过500万,几乎占据了海外购选品的半壁江山。当中所含品牌有大受欢迎的除了之前大受欢迎的DVF、Rebecca Minkoff、Kate Spade、 CK、DW等,也有新引入的Vera Wang王薇薇、Theory希尔瑞、Sam Edelman、BCBG、DKNY、John Varvatos、FCUK、等高人气设计师品牌。
线下:
今年年初Apple Store迎来了广州首间旗舰店的大日子,随后,同样是天环广场,深受时装编辑与潮人们宠爱的时装品牌COS,日前也正式宣布,其2016年春季将于这里开设首间专门店,这也是品牌在中国的第17家门店,也打破广州一向的“零”店几率。据悉新店占地323平米,外墙采用穿孔金属和鳍状木结构而成,并配备品牌的男女装系列。店铺摆放着由中世纪现代设计师所设计的家具,突显洁净线条和自然元素审美观。
观点猜想
距离不会产生美,随手可得后穿的是个人品味!
全球快销的无差异化,应该体现在购买渠道,购买价格以及购买种类上,而这一点在大众品牌里体现得尤其明显。打破从前区域性销售的盲点,线上线下已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消费者所能感受的是不一样的体验,从而精力也在“能否买到”转移到“可否穿好”的层面上,这是对消费个人品位的磨炼,也许更是品牌发展文化最需要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