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孙艳玲:让非遗的活力重现民间

23.09.2019  07:42

孙艳玲代表(中)向来宾介绍非遗博物馆的展品

  孙艳玲,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黑龙江省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现如今,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程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并不配套,我设想通过建立起一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有了这样的载体和实体,将对保护与传承非遗大有帮助。”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孙艳玲提交了《关于建立国家级传承人博物馆,促进地方本土非遗保护工作》的建议,希望建设由国家财政拨款、专项扶持的国家级传承人非遗博物馆,以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渤海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说,她终其一生的追求目标就是让渤海靺鞨绣这项古老又焕发着青春的刺绣文化传承下去。为此,孙艳玲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开了一家民间博物馆。几年来,博物馆的展品从几百件增加到数万件,从一天接待几个游客到现在每天几百上千人到博物馆参观。这个具有特色的博物馆成了宣传渤海靺鞨绣的名片,也成了保护、传承靺鞨绣的平台。

  现实中,像孙艳玲这样,将传承工作干得红红火火的传承人并不多。“我注意到,截至2019年,我国新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有3086人,这些传承人都担负着非遗传承的重要使命,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传承人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孙艳玲告诉记者,一是大部分传承人都在小地方生活,发展空间小;二是大部分传承人年龄偏大,面临着后续乏人的窘境;三是因为资金匮乏,非遗项目持续发展力不从心,前景堪忧。

  “要改变这些不利局面,需要国家出手”,孙艳玲建议对用地等问题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再由国家财政拨款,专项扶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建设非遗博物馆。非遗博物馆建成后,非遗就有了容身之地,可通过收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影像及文字资料等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和有形财产。“博物馆建成后,经费怎么办?我建议由国家级传承人自主经营,经费采取以国家输血与自身造血相结合的方式筹集,目的就是让博物馆能开起来,运转起来,最终活跃起来。”孙艳玲说。

  “非遗博物馆肩负着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的职责,也肩负着对市民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教育的责任。”孙艳玲谈到,一方面,博物馆要借助高新技术研究非物质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现代的方式进行传播,发挥博物馆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作用。另一方面,增加博物馆展览方式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观赏性,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让人们更愿意支持和保护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的理想是,博物馆建成后,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之间,在市民与传承人之间,能实现一种良性互动和交流,形成齐心协力的局面。”孙艳玲对未来充满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