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把创新人才放在“发动机”位置

08.07.2016  15:17
  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日前,科技部公布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我省又有12名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将得到扶持、培养和造就。自2012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启动以来,我省已入选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6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9人。(《黑龙江日报》7月3日)
  雨果说:“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起有待创造的东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需要更多的科技创新的驱动,我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主要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创新人才偏少,是制约我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缺什么就要补什么,补充创新人才,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去年省委、省政府通过出台《关于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吸引了诸多本科以上人才在龙江创业,但是现在看来还不够,要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对接,还需要更多的创新人才,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是关键要素,实现弯道超车,要有好路。所谓好路,就是合理高效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河北科技大学的副教授韩春雨因为一项“诺贝尔奖级别”的实验成果一夜间火遍全国。后续报道还显示,韩春雨是典型的“三无副教授”——非名校、非名人、无职位。有人说,“韩春雨式创新”是科教界的一场“及时春雨”,片面的重视成功、不允许失败的评价体系亟待荡涤,仅凭学历、资历来晋升的职称体系亟待打破,靠知识、技术、专利等收益“一夜暴富”的体制机制改革亟待“落袋为安”。
  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实现弯道超车,要有好车。把那些领军人才、尖子人才等科技队伍的佼佼者放到“发动机”位置,相当于有了好车。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人才资源开发是科技创新的原点,围绕科技创新的“非常之人”,设置资源、流程,激发科技创新的激情与创造力,不仅要尊重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长规律,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而且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度权,而不是科技专家看行政领导者的眼色行事。
  “跟着市场走?那就已经落后了!我们要做的是引领三四年后的市场。”哈电集团掌门人这样说,体现了深耕科技创新、注重成果转化带来的底气和胆气。亦步亦趋甘当“跟跑者”,是用别人的昨天装扮自己的明天,在弯道超车之际,要用实际行动培育、呵护、助力科技创新的“领跑者”,把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和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紧密结合,引领发展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