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占比不到二成 价格下调影响有限

17.02.2016  15:58

  国内稻米市场份额在受到挤占的同时,稻谷库存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稻谷市场的“三高”也倒逼了政策的调整。但稻谷毕竟是口粮品种,在“口粮以我为主”的国家安全战略考量下,政策的调整仍以稳为主。

  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稳中有降

  2月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16年稻谷最低收购价。2016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3元、138元和155元。

  从2008年开始,国家连续7次上调稻谷最低收购价,2015年未做调整。

  今年也是2004年实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以来首次下调。多年来国家通过多次上调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有效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与收入。除个别年份以外,稻谷产量均呈现上升态势。

  与此同时,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弊端逐渐显现,稻谷价格在政策的带动下逐年上扬,大米市场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由于国际稻米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国产大米与进口大米的价格差距也逐渐拉大,2012年以来进口量大幅攀升。

  2015年早稻成交低迷余粮充裕

  本周,早籼稻政策性竞价交易仍按常规进行,成交结果延续了2015年的低迷行情。根据国家粮食局交易协调中心数据,2日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早籼稻51.7万吨,全部流拍。

  汇总数据显示,2015年国家累计向市场投放托市早籼稻1846万吨,成交70万吨,成交率为3.79%。如果去除2015年1月6日~8日国家政策性粮食专场(稻谷)竞价交易成交的68万吨,则成交率更低。专场竞价交易会实际成交早籼稻68万吨。也就是说,除此之外早籼稻成交不到2万吨。

  中晚籼稻价格仍将“优强普弱

  目前,主产省中晚稻收购已进入尾声。截至1月31日,南方主产区新季中晚籼稻累计收购量占产量的比例为31%,同比持平略快。若按中晚籼稻产量10891万吨、商品率50%测算,农户可售余粮约2069万吨。2015年中晚籼稻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按预案要求,截至1月31日,2015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期结束。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估2015年产中晚籼稻托市收购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但由于增量有限,市场上仍有大量商品余粮及陈稻。再加上进口大米增加,后期普通中晚籼稻米供应压力仍然较大,而优质品种后期价格走势则将强于普通品种。在需求总体稳定的情况下,预计优质粮源价格易涨难跌。

  销区市场大米价格基本稳定

  监测显示,北京地区东北大米批发价在4820元/吨左右;上海地区优质江苏粳米批发价4600元/吨,普通安徽粳米4400元/吨;杭州地区黑龙江产圆粒大米批发价4960元/吨左右,江苏产粳米4500元/吨左右,安徽产晚籼米4020元/吨;福州地区普通江苏粳米批发价4650元/吨,普通晚籼米4360元/吨左右;广州地区普通早籼米批发价3740元/吨,普通晚籼米4150元/吨,与上周基本持平。

  近两年来,由于春节期间集团采购需求降低,销区大米经销商备货量维持在历史同期偏低水平,大量囤米意愿较低,而大米价格与销区市场到货量的相关性增强。近期南北方大米加工企业停产限产数量增加,大米出货量降低;但节日临近,集中采购期进入尾声,市场需求量减少,大米销区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总体来看,销区市场大米供应充足,春节前后价格稳定。

  东北稻价将呈稳中趋弱行情

  目前,黑龙江佳木斯政策性收购库点普通圆粒粳稻收购价为3100元/吨,加工企业普通圆粒粳稻收购价3000-3050元/吨;吉林松原普通稻谷粮库收购价基本在3100元/吨左右,加工企业普通稻谷收购价为3020-3060元/吨,均与上周保持稳定。

  东北粳稻自上市以来,新稻收购价一直保持稳中坚挺走势,主要得益于收购主体多、托市收购力度大的带动。截至1月25日,黑龙江、吉林等7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3609万吨,同比增加610万吨。但市场需求降低,将对春节后的稻谷价格产生影响。

  目前东北地区大中型加工企业库存相对充足,中小型企业成本压力大且加工利润微薄。监测显示,黑龙江佳木斯大米出厂价4400元/吨,企业加工利润40-60元/吨。

  数据显示,1月下旬,东北大米加工企业(年产能5万-10万吨)开机率为30%,周比下降5个百分点。基于春节前后稻谷的采购积极性下降,预计春节后短期内稻谷价格上涨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