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上市“凉意阵阵” 玉米价格上行之路艰难
时至今日,在数量有限的华北春玉米上市冲击以及东北新季玉米收购向市场化推进的预期下,国内玉米市场整体继续呈现偏弱走势,尤其是华北玉米市场“凉意阵阵”。同时,尽管目前东北旱情与虫害可能发生增加了新季玉米减产预期,政策未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东北短期市场粮价,但以目前华北玉米降价趋势为参照,新季东北玉米上市压力仍然不轻。具体分析如下:
东北玉米市场行情低迷运行
8月份以来,东北玉米购销活动稍显清淡,玉米价格继续呈现低迷运行态势。截止目前,吉林长春地区玉米行情低迷,粮库出库2240-2250元/吨,较上周末下调10元/吨,市场需求有限;吉林农安地区新季玉米因旱减产,部分岗地基本绝收,洼地减产30%,粮库出库2250-2260元/吨,一等粮,持平;黑龙江哈尔滨地区自然晾晒玉米供应为主,粮库出库2220元/吨,二等,12%-13%水分,二级储备粮出库2280元/吨,13年。
华北春玉米上市平添凉意
继7月下旬,长江流域(湖南、湖北和四川)以及南方部分地区新季玉米收获上市以来,8月中旬开始,华北春玉米也迎来批量上市,也给整个华北玉米市场平添凉意。据有关部门调查了解,目前河南等地春玉米已开始上市,收购价格偏低已降至2000元/吨以下(其中:河南驻马店地区少量春玉米上市,陈玉米收购2020元/吨,新玉米收购2000元/吨,水分要求18%以内,深加工企业收购),进而拖累整个华北饲料企业和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区间降至2150-2250元/吨,仅少量猪料用外调玉米价格偏高。考虑到还有一个月华北产区夏玉米主力供应上市在即,下游用粮企业收购普遍不积极。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市场化转型的趋势之下,市场看跌华北玉米至2000元/吨以下。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基本稳定
目前,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基本稳定,截止目前,辽宁锦州港14.5%水分辽吉玉米收购价2290-2310元/吨,理论平仓价2350-2360元/吨;鲅鱼圈港口14.5%水分辽吉玉米收购价2280-2320元/吨,理论平仓价2350-2360元/吨,均与上周末基本持平。南方港口玉米价格和需求表现疲软,北方港口贸易商收购谨慎。广东深圳港口14.5%水分辽吉优质玉米成交价格为2470-2490元/吨;质量偏差的玉米价格为2450-2460元/吨,均与上周基本持平。美国饲用高粱价格为2140元/吨;法国大麦价格为1850-1900元/吨,均与上周基本持平。
另据了解,截至目前,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265.4万吨,比上周下滑2.8万吨,同比增长74.7万吨。北方港口库存继续下滑,其中贸易库存为73.4万吨。贸易商收购不积极,北方港口以去库存为主。广东港口内贸玉米库存18万吨,比上周五上涨3.2万吨;外贸库存28.4万吨,比上周五下滑3万吨。广东港口库存合计46.4万吨,比上周五增加0.2万吨,比8月初减少2.1万吨。8月以来港口库存略有下滑,但比7月有较大改善,短期内广东港口供应较充足。
此外,目前广东港口进口玉米和杂粮仍然持续到港,而下游需求仍没有明显改变,广东玉米供应仍然充足,压制玉米价格。此外,南方部分春玉米上市,加之主产区夏玉米成熟只剩一个多月,市场主体对新季玉米价格持悲观预期,也将在后期压制广东港口玉米价格。
局部旱情虫害减产基调初定
鉴于东北新季玉米最早9月中旬前后上市,目前市场行情稳中偏弱,部分粮商继续存在看涨优质玉米的心态。不过,从新季玉米长势来看,前期旱情对其影响不小(主要为辽宁和吉林,内蒙局部),黑龙江旱情基本解除。据有关部门调查了解,今年吉林中西部地区如梨树、公主岭和四平市区为重度气象干旱,以农安为例,岗地玉米受旱严重,局部甚至可能达到绝产的程度,洼地部分减产可达到2-3成。
当然,气象预报现实未来10天东北地区迎来多阵雨天气,有利于墒情改善,按照农历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的说法,旱情影响还有缓和的余地,但鉴于去年东北玉米长势异常良好,今年我国玉米较上年下降几成定局。
最后需要关注的是,目前东北三省一区一全面进入灌浆期,东北多阵性降雨有望缓解多地干旱,但8月份以来东北地区出现二代粘虫,尤以吉林中西部,辽宁中部和内蒙东部偏重,不利于灌浆,其是否会再现2012年粘虫病害值得跟踪。
短期价格上行之路仍显艰难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玉米市场可谓多空因素并存,虽然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稍有回升,但相较去年“去库存”进度仍显缓慢,加之华北春玉米上市及市场需求未见明显亮点支持,因此短期其价格上行之路仍显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