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施救不应是个泛道德化的问题

31.10.2014  13:52

  遇到老人倒地,是上前救助还是悄悄离开?10月27日起,有多家媒体报道称,长沙市芙蓉区迎宾路人行道,一名老人晕厥倒地后,49名路人从其身边路过,没有一人上前救助或拨打电话报警。这让不少人感慨:长沙人真的这样冷漠吗?28日,潇湘晨报记者走访了解到,15岁少年赖雨洋是“49人”中的一员,在发现老人出事后先后拨打了120、110报警求助。(10月30日湖南经视)

  倒地老人、路人、无人施救,再辅以令人尴尬的数字,虽然后来被证实15岁少年选择了报警求救,但这依然不妨碍又一个关于“扶不扶”的发生,似乎又足以将一个悲剧同以往一样,上升到道德滑坡的问题。或许可以存在这样的假设,如果老人早一点得到了救助,结局会完全不同,或许在49个穿梭的人影中,真的有冷漠的不屑和无视,但是,这真是一个“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想扶都扶不起来了”的问题吗?

  无意于为当时的行色匆匆者进行道德上的背书,无论如何,这起悲剧的发生,所映射出的,的确是一种现代社会病症,但是,它不应该是一个泛道德化的问题,如果将此上纲上线到道德审判上,进而对他人进行道德污名化,这恐怕也是有失偏颇的。

  一如即便监控中的有图有真相,也会发生事实性失真,尽管这并不能对整个事情进行道德性加分,但依然可以说明个体性选择的存在,更遑论是关于一个群体的道德想象,唯有将事实置于当时最真实的场景,唯有从不同的横切面去审视,或许才能更接近事情的真相。正如曾报警求助的高中生所言,当他看到倒地的爷爷,便曾以为爷爷是累了才在地上休息会。一个合理存在的联想是,在匆匆而过的人群中,又有多少人是有着这样的猜想呢?再者说,倒地老人甚至可能是在一些人的盲区中。

  即便是在道德范畴内的打量,倒地的老人,也如一枚道德多棱镜,映射出的是路者的复杂心态。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每个人在主观意愿上有帮助他人的需求,但是,当这种需求遭遇难以规避的风险,或者是不良回报时,如何避险,会成为从众心理下的选择。于此而言,是否施救也可能是一个关于道德恐惧的问题,而这种恐惧的纾解,所需要的乃是制度救济的完善和救助技术常识的普及。

  总而言之,道德的重建,依然是一个值得郑重其事的话题,但也不应把任何事进行泛道德化联想。

  
文/高亚洲

编辑:刘晓萌